當1872年美國成立第一座黃石國家公園,以國家之力保護特定地區的自然生態,成為世界潮流。到目前為止,全球有120多個國家,成立一千多個國家公園,擔任保護地球上珍貴的地景或自然生態。
台灣在1982年劃定第一座墾丁國家公園,進入生態保育的新世紀,隨後陸續劃定玉山、陽明山、太魯閣、雪霸、金門六座國家公園,透過國家公園法的實施,保護起台灣多數高山區域的自然生態,以及離島的人文生態。
國家公園成立二十多年下來,在自然生態的保護,以及物種資源的研究上,產生巨大的作用,許多瀕臨滅絕物種的棲地被保護下來,甚至在生態旅遊觀念的拓展上,也達到啟蒙的功效。但是近十年大眾旅遊的風潮影響下,讓國家公園的問題陸續顯現,成為各界議論、思考的課題。
首先,最大的問題在於國家公園與地區居民的互動問題。在台灣地狹人多,國家公園劃定的區域,經常是涵蓋人類居住生活的範圍,高山地區的玉山、太魯閣、雪霸國家公園有著諸多原住民部落,濱海的墾丁以及都會旁的陽明山,散佈許多開墾農戶或營業商家,離島金門更是涵蓋許多傳統聚落,居民的老宅都成為保護的標的。
雖然國家公園依地區特性,劃分出不同等級的管制措施,但是依舊因為國家公園區域內的居民,在文化傳統、土地使用、以及發展營生的不同思維下,產生許多的衝突事件。國家公園全力保護自然物種,卻讓當地居民認為,國家公園忽略掉人文生態也應該是自然生態的一環,國家公園法造成當地居民的生存與發展限制。
在這個情形下,近幾年國家公園也開始修正方向,在居民互動上進行調整,一面透過教育,讓居民認知國家公園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透過輔導,協助居民如何運用國家公園的資源,開創社區、部落的發展。
其次,大量遊客的遊憩壓力,也讓國家公園面臨另一個問題。國家公園的生態美景,加上週休二日的實施,讓許多國家公園在假日期間,成為吸引大量人潮,這些旅遊活動,對於居有生態敏感性的國家公園地區,產生一定程度的環境壓力,讓國家公園在生態保育與旅遊效益上,產生矛盾與衝突。
更讓保育學者、專家擔心,為了因應這些大量旅遊人潮,部分國家公園開始修繕道路、建設景觀台、引入大型旅館,許許多多的工程建設,更是加深國家公園內的生態壓力,甚至讓人質疑國家公園會不會變成國家級的旅遊風景區。
最後,為了順應居民的生存要求與遊客的旅遊需求上,國家公園似乎漸漸喪失保育的功能,現今讓人擔心的是,為了配合生態旅遊,對一些自然景觀或是傳統建築,過度的建設與整修下,讓自然生態受到威脅或是人文景觀失去歷史氛圍。另一方面,過多的經費投入旅遊相關建設,卻忽略研究、保育資源的投入,讓一些珍貴物種在研究上中斷,或是棲地疏於照顧產生危機。
在成立國家公園二十多年後,面對來自居民生活、遊客觀光、物種生存以及開發建設四種影響國家公園發展的要素,我們不禁會問,種種角色衝突之後,究竟是「誰的國家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