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路殺」關鍵字
高美濕地有路要拓寬?|觀光需求與生態保育的槓桿
一望無際的遼闊,海風吹拂的舒暢,夕陽緩緩落下的黃金時刻,天空畫布的圖案不曾重複。當夕陽落下,散場時的交通擁擠是遊客的痛,也是台中市府的嚴峻挑戰。一項還在規劃階段的拓寬道路計畫,希望能解開這個尖峰時間的困境。但在這裡活動的不只遊客,還有土生土長的珍貴陸蟹…
【週三來聽島】哈囉!城市新鄰居 我家旁邊有白鼻心?! |ft.台灣大學昆蟲學系研究助理 林品萱|我們的島Podcast
在城市裡,你看過黑冠麻鷺、領角鴞、鳳頭蒼鷹、白鼻心...等野生動物嗎?因為城市發展不斷往郊山擴張,人們與野生動物的生活空間越來越重疊,人們也因而有越來越多的機會看到不同的野生動物。
陸蟹的彼岸|造一條牠們專用道路
銀白色的月光幫陸蟹媽媽把通往海岸的路照亮。海浪拍打岸邊的聲音,像是對生命的召喚,族群記憶呼應濤聲。此刻牠只有一個念頭,只想做一件事,降海釋幼,如同那一年,牠的母親為牠所做的。牠,能做到嗎?下一步是再往前走的機會?還是車輪爆擊?
《週三來聽島》瀕危本土龜有大麻煩!|走私、棲地消失、路殺,原生龜坎坷命運幾時能終止?|記者所見所聞《被忽視的一級保育類台灣龜》|feat.記者 陳佳利|公視我們的島Podcast
在台灣的保育類野生動物中,有一種動物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牠們就是台灣的原生龜。
救命的生態廊道|路殺、阻斷上溯的補償方案
寬廣的馬路,急駛的車輛,對於穿越馬路的動物,越不過就是死亡。高聳的堤壩,酷熱的氣候,對於上溯、降海的生物,到不了就是滅絕。當人類建物成為陷阱,規劃設計各種生態廊道,彌補人類造成的錯誤。
台江護蟹行動|助盔甲武士度難關
黃昏的天空,染上絢麗色彩,曾文溪出海口的青草崙堤防,是欣賞夕陽的熱門地點,不過夜幕降臨後,另一種生態奇觀,才正要登場。許多體型碩大的螃蟹從海岸林中現身,緩緩爬上高聳堤岸,牠們是台南台江地區最具代表性的陸蟹-凶狠圓軸蟹。
蝠滿天|台灣不能失去的環境幫手《之三》:蝙蝠守護行動
同樣位在台南的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也朝友善蝙蝠的方向,前進了一步。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在1922年完工啟用,今年正好滿100年。1982年,因為烏山頭水庫與曾文水庫完工,功成身退,2005年被指定為國定古蹟,快濾筒室、送出唧筒室變身水道歷史的展示空間,園區景致優美,充滿綠意,假日吸引不少遊客前來。 同樣具有百年歷史的淨水池,藍色大門上佈滿小黑點,猜猜看,這棟美麗的建築,吸引了誰? 答案就是,...
陸蟹的天堂路|幫助抱卵母蟹平安過馬路
牠看似不起眼,卻可能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出現在你我的腳邊。從北部的淡水河口到中部的高美濕地,在繁衍新生命的路上,陸蟹遭遇了什麼樣的難關和危機?
助虎歸山|讓石虎在野外安心生活
「對比以前較少開發的環境,現在石虎的棲地,可能是從前的5%到10%」這是野聲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姜博仁多年調查的結論。棲地喪失,是石虎最大的危機。目前台灣的石虎僅剩數百隻,每年因為路殺或偷吃雞而喪命的,就有數十隻。在雲豹絕跡之後,姜博仁希望能先止血,「先解決死亡率,讓石虎活下來,就有機會繁衍下一代…」
【穿梭島嶼20年 海岸篇】陸蟹的楚歌
還記得二十年前,你是什麼模樣嗎?走出家門,熟悉的街頭巷尾改變了多少?二十年來,我們的島紀錄著台灣海岸環境的變遷,那些跟海有關的故事,現在就讓我們搭乘時光機,和島上的老朋友一起回顧這二十年來,台灣的海岸經歷了哪些事,又有哪些變與不變?
路殺大調查|找出人與動物的衝突熱點
道路、車輛,帶來了行動上的便利,有時候,卻也帶來死亡。有群生命需要過馬路,卻看不懂號誌。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林德恩,以2017年進行的兩次試辦系統性調查結果去推估,全台灣平均一年可能有超過五百萬隻以上的野生動物被路殺。明白問題在哪,才能著手改善,想要答案,方法不難,只要一台手機和一顆溫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