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殺」關鍵字

別讓陸蟹少子化|護送陸蟹媽媽安全過馬路

2017-10-30

少子化,引起台灣社會深刻恐慌,其實,不少在海岸生活的陸蟹,也面臨相同問題,牠們不是不想生小孩,而是抱卵的蟹媽媽,不一定能抵達產房、順利臨盆。人工設施的阻隔,車輛造成的路殺,成為陸蟹降海釋幼的終極挑戰,有一些人在想辦法…

石虎不孤單|友善石虎農作

2016-12-26

台灣最野的貓,也是最辛苦的貓,因為瀕臨滅絕,石虎被列為一級保育類,卻因為棲息環境大多是民間私有地,成為最需要保育卻又最難保護的野生動物。幸好這幾年有一些轉變,關心牠們的,不再只有第一線研究人員,還有更多人努力想把石虎從瀕臨絕種的危崖拉回來…

猴城恩仇錄|人與猴混居的泰國古城

2016-03-07

猴子佛前跳來跳去,來回穿梭古廟內外,讓人彷彿置身西遊記的花果山。只不過,山林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水果點心,堆疊成小山貌,還有連綿山峰似的古蹟三峰塔。這是泰國古城華富里一年一度的猴子宴…

道路殺場

2015-11-23

每一條道路的開發,都是為了讓人們,能更快速方便的前往目的地,不過您知道,每一次的道路開發,會造成當地生態環境什麼樣的影響嗎?

西表島故事-垃圾與山貓

2015-05-04

日本沖繩的西表島,距離台灣東部大約兩百公里,和沖繩縣所有島嶼一樣,西表島的東北角海岸,飽受海漂垃圾的侵襲,這些垃圾除了來自日本本國外,還有來自中國、韓國與台灣…

高速的代價|高鐵鳥擊事件

2015-02-02

2007年1月5日高鐵通車,全長345公里,最高時速300公里,讓人們節省時間,卻讓部分野生動物,失去生命…

大海的召喚|綠島護蟹行動

2014-10-06

這群來到綠島的遊客,有點不尋常,他們不騎摩托車環島看風景,而是守在石朗海岸公路邊上,要親手守護陸蟹過馬路,隨著天色暗下來,大腹便便的陸蟹開始遷徙的路程,從草地上的石頭縫間鑽了出來,朝著大海方向前進… 每年國曆六月到十一月(農曆五到十月),是奧氏後相手蟹的抱卵母蟹,往海邊遷徙,準備繁衍下一代的繁殖期,在七、八、九月的這段期間,正好是學校放暑假,綠島觀光客最多的時候,陸蟹遷徒過程可說是危險重重...

幫動物過馬路|如何降低道路對生態的衝擊?

2011-02-28

道路帶來了交通的便利,也對經過的自然環境,帶來複雜的影響,對住在兩側的野生動物來說,道路的產生,同時也是惡夢的開始。為了生活,牠們必須冒險橫越,這時候,馬路如虎口,就是最貼切的形容…

野溪整治大危機|梭德氏赤蛙的生態危機

2010-11-08

山林裡大動工程,野溪成黃河。當一道道防洪高堤築起,擋不住驚濤洪水,卻擋住生物的生存之路。野溪整治不斷進行,幫助了誰?又殘害了誰?

人鳥共和|在城市為何會出現夜鷹鳴叫聲?

2008-05-12

鳴叫是鳥類的天性,在清晨聽見鳥語婉轉,悅耳舒服,如果鳥兒鳴叫的時間是在深夜,人們未必就還有欣賞的心情了。平面媒體報導雲林、嘉義、南投、台中等地區最近都出現夜鷹擾民的情況,原本屬於稀有留鳥的夜鷹,為何族群數量大幅增加,而且還往城市拓展呢?

文明的靠山

2007-06-08

春季剛走、夏天乍到,台北盆地悶熱不已。近傍晚,騎著摩托車,衝出大直往外雙溪方向的自強隧道口,忽然一聲暮蟬鳴唱,吹起了車陣間的一股涼風,也把思緒吹向了北方的陽明山。夏天的陽明山,像極台北市的天然冷氣房,清爽地撫慰著都市人的躁動與不安。是誰開的玩笑,讓這座活動了兩百多萬年的火山,在今天,成為文明的靠山,舒展成守護台北市的臂膀?

城市鳥族|留下自然生存空間

2004-06-14

以人為主的都市,就像一座的危險叢林,鳥類求生不易,一輛疾駛而過的車子一只轉動的電風扇,一扇透明的玻璃窗,都可能是牠們致命的關卡,在人與鳥的互動中,最常發生的意外事件,就是鳥類撞擊玻璃,對人們來說,這是明亮美觀的建築設計,對鳥類來說,那是一面看不見的牆,一旦不小心撞上了,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八十。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