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島第 No name 集的相關文章

是誰在用電|電電看圖表之二

2021-11-24

台灣2020年總用電量2712億度,工業部門就用了一半以上,用了1506億度的電,再加上住宅及服務部門,這三大部門就用掉全台九成電力。根據 2019~2020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的電力消費占比,工業部門占全台55.6%,服務業部門占17.1%,住宅部門則占18.5%。 2020年住宅用電量較前一年成長6%,超過往年平均值。經濟部分析,住宅部門用電增加除了夏季高溫影響,...

能源轉型轉到哪?上篇《簡介》

2021-11-18

12月18日即將舉辦關於能源議題在內的四項公投案,但如果沒有充分的資訊和討論,公投的意義似乎也大打折扣。我們的島節目將在11月22日起連續推出能源轉型的系列報導,釐清能源議題的種種疑點,期待在公投之前呈現更多資訊,讓民眾對能源現況有更清楚的認識。

電從哪裡來?|電電看圖表之三

2021-11-17

我們的電力主要來自燃煤和燃氣,兩者合計占電力來源八成以上。2016年,政府提出新能源政策,以非核、減煤、增氣、展綠作為發展方向,並訂出到2025年能源占比要達到燃煤30%、燃氣50%、再生能源20%的目標。   再生能源能否在2025年達標,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2020年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僅5.4%,未達政府原訂規劃目標值9%。主要原因是乾旱導致水力發電大幅下降。另一方面,...

外傘頂洲的風機難題|綠能選址爭議再起

2021-11-15

風力發電成為重要綠能,政府在西部海岸,評估適合風場。雲林縣政府依照中央規劃,在外傘頂洲推動風力發電,消息一出,引發各界憂慮。

養牠的知情權|寵物貓狗從哪來?

2021-11-15

在新北市板橋區戴瑋姍議員服務處,2020年5月到2021年9月,接到超過一百件民眾陳情案,都是因為購買幼犬,回到家幾天之內就發病或死亡的案例。

【島在現場】遇見百大入侵種_海蟾蜍|2021.11.14

2021-11-14

近日在南投草屯發現百大外來入侵種海蟾蜍的蹤跡,為了搶在族群尚未擴散前做有效控制,台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和特生中心展開行動,希望早日把海蟾蜍野外族群移除完畢。 海蟾蜍從哪來?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系楊懿如老師表示,來自中南美洲的海蟾蜍,最早是1930年代各國為了防治吃甘蔗害蟲所引進,所以又叫蔗蟾。但沒想到後續卻發現,海蟾蜍的毒性大,捕食牠的生物,往往被牠的毒性所毒死,最有名的案例就是澳洲,...

揭開電價的真相|電電看圖表之五

2021-11-12

你可能不知道,我們的一度電平均不到三塊錢,比一顆雞蛋還便宜。 根據台電資料,2020 年台灣住宅用電的平均電價是全球倒數第 4 低,比起鄰近的韓國、日本等國家都來得便宜,日本甚至一度電要7塊半,是台灣電價的兩倍以上,工業電價的平均電價則是全球倒數第六低。對於缺乏自產能源,98%以上能源都仰賴進口的國家而言,電價低廉是一個相當矛盾的現象。 低廉的電價,也是讓台灣用電量居高不下的主因之一,...

不斷攀升的用電成長|電電看圖表之一

2021-11-12

你知道我們用了多少度的電嗎? 從2016-2020年,我們總用電量不斷成長,2020年的電力消費從2019年的2656億度,到2020年成長到2711億度,大約增加了55億度,比2019年成長2.1%,遠高於近五年平均率1.62%,不免讓人憂心,我們該要如何因應不斷擴張的電力需求呢? 根據2019~2020年的《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未來電力需求預估每年成長2.5%,四年下來就有10%,...

天生我材必有用-謝二羊的減廢人生

2021-11-01

在高雄美濃一處鄉間,有一棟外觀宛如霍爾的移動城堡般七拼八湊、卻別有韻味的小屋,除了主要結構跟屋頂,大約有80%都是由廢材或次級品組成,地面以高壓水泥磚二級品鋪設,外牆則是四處收集來的門窗。 這棟小屋是藝術家謝二羊的工作室,他笑稱,自己這種對舊物或廢材的痴迷,可能是遺傳來的:「我從小牛仔褲就要穿舊的、不穿新的,長大一點之後,腳踏車也都買二手的。」他感嘆,人類在發展過程中製造了太多東西,...

不只水雉回家|美濃湖溼地復育二三事

2021-11-01

平靜的水面上,一條小蛇慢慢游過,一群高蹺鴴低空飛行,這裡是美濃湖,面積21公頃,是高雄市第二大人工湖。跟著黃淑玫的腳步走向美濃湖,可以看到土堤上的黃頭鷺正在晾翅,遠方也有高蹺鴴在覓食。「我們最近發現高蹺鴴在挖洞,也有交尾,好像要留美了!留美濃了!」黃淑玫以興奮的口氣說。

東海農地新契機|多元新創替農村注入活力

2021-10-25

新竹竹北農地,長期面臨璞玉計畫的開發,部分居民反對迫遷徵收,不斷抗爭。但是在徵收區內,有一個東海農村聚落,不斷開創新產業,希望以不同方式,尋找土地價值,發展出農地的新契機。

台北赤蛙尋家記|從瀕臨絕種到成功復育

2021-10-25

秋天微涼的夜晚裡,池塘不再像夏天那樣熱鬧,研究人員照慣例穿上青蛙裝,在水池裡來回探照,為的是要找到台北赤蛙的蹤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