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島第 No name 集的相關文章

彰化蚵仔出代誌|蚵農疑離岸風機加速惡化養殖環境

2022-07-25

6月16號在彰化縣芳苑鄉的漢寶村,由縣府農業處主辦的會議上,蚵農直言,「王功的蚵,60%以上,都是從南部過來的。」為什麼蚵農公開這個現象?是什麼原因造成蚵仔減產?

澎湖大義宮海龜囚禁歲月|以及那976顆無法成形的龜卵 

2022-07-21

澎湖大義宮建於1862年,至今已有兩百年,走入澎湖竹灣村大義宮的地下岩洞(又稱為地宮),一映入眼簾的,就是五彩繽紛的珊瑚裝飾在壁面上,以及淺淺的水池內數隻海龜都擠在一起,而這些原本都該在海洋的。 想收到最新推播,加入我們的島line社群

漢寶村的囤土比賽|營建剩餘土石方及廢土填埋在農地為哪樁?

2022-07-18

為了不讓自家農田低人一等,有的農田比地面高出三十公分,甚至一公尺。 但墊高農地,就能從此不怕淹水嗎?還有倒進農地的營建土石方,有的夾雜著磚瓦、混凝土和廢棄物,這會對土壤造成影響嗎?這些營建剩餘土石方又為何能進到農地?  

微棲地補破網|為受傷土地縫合傷痕

2022-07-18

綠野山坡的開墾、埤塘生態的消失、鹽田濕地的破壞,台灣許多國土面臨開發,危害生物棲地。不同的環保團體,在開發土地上推動微棲地修復,進行生態補破網的工作,希望能減少傷害,創造新生機。

八哥「隻」多少|本土與外來種的棲地競爭

2022-07-11

你是否也發現到週遭環境,經常出現的黑色身影,牠們蹦蹦跳跳,穿梭在各地,有時在農地、有時在市場、有時在街道,這些本土八哥與外來種八哥,在台灣又交織著什麼樣的故事呢?

都會鳥巢秘錄|如何友善對待城市鳥類

2022-07-11

春夏時節,許多鳥類很忙,叼材料築巢,找食物餵養寶寶,還要教菜鳥覓食技巧。當牠們築巢在荒野,與人相安無事,如果鳥巢築到城市裡呢?在牠們生命中最繁重的育幼階段,人們該如何面對這些同住在都市裡的鳥類?

【島在現場】四接東移方案,反對團體仍憂心填海造陸的衝擊|2022.7.6

2022-07-06

台電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其中設置第四天然氣接收站,由於涉及填海造陸,衝擊外木山海洋生態及漁業,有民眾及團體出來反對。 相關新聞》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 填海造地位置東移、面積縮減 台電提出四接東移方案,明天將進行環評,今天上午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與民代在立法院舉辦記者會,認為東移方案應重新做範疇界定後,再重新送審,不應以延續原案的環評程序來續作審查。 媽祖魚保育聯盟理事長文魯彬認為,...

【圖卡故事】你所不知道的家庭用電

2022-07-05

你知道家裡的電器產品有多少嗎?用了多少的電力呢?

雨燕無家日|施工移巢導致雛鳥成孤兒

2022-07-04

台北市新北投捷運站,傍晚的天空逐漸熱鬧起來,台北市野鳥學會理事長張瑞麟,正在觀察一群歸巢的小雨燕。他表示,這裡可能是台北市最大的小雨燕聚落,原因之一是捷運站旁的舊北投郵局,剛好適合牠們築巢,一旁又有磺港溪和七星公園的大片綠地,方便牠們飛行、覓食。  

為馬糞海膽留生機

2022-07-02

七月一日是澎湖縣政府開放採捕馬糞海膽的第一天,在地團體澎湖海洋公民基金會、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呼籲應全面禁捕,也呼籲民眾不要吃澎湖馬糞海膽,讓馬糞海膽有休養生息的機會。

再造山海之味|部落創生的故事

2022-06-27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一直以來和當地環境共生的部落族人,從家鄉環境找出特色農產,像是佳民部落的山蘇、雨來菇,以及織羅部落的葛鬱金、貓公部落的滸苔,這些部落生活文化中的作物,隨著時代演進,又如何走出新面貌呢?

不能忽視的鋁渣難題|廢鋁渣流竄全台如何解?

2022-06-27

鋁金屬耐熱耐腐蝕,強度高、導電性好,從門窗、天花板,到飛機、汽車,都是不可或缺的材料。每年煉鋁產業為國內創造約1000億元的產值,卻也帶來難解的廢棄物,鋁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