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統,只能應付每小時40-50毫米的降雨量,面對短延時強降雨的來勢洶洶,恐怕一時無法負荷。當強降雨成為常態,我們的都市發展,卻還是大規模的水泥化思維,我們的城市將會越來越難與水共存,因此如何創造韌性城市,而不是和水對抗,是都市規劃該有的新思維,我們可以怎麼做呢?就從五大留住水的招數開始:
📍第一招 設置滯洪池
極端降雨,瞬間大量的雨水該往哪去?這幾年地方政府為了減緩災情頻頻開闢滯洪池,成效還有待觀察,不過,興建大型滯洪池,需要龐大的土地和經費,想要開闢並不容易,因此設置結合生態的中小型滯洪池,不但可留下水也能留住生態。
📍第二招 讓建築物都能成為小水庫
你知道嗎?其實每座大樓都可成為小小的水庫喔~,現在新的建築法規規定,大樓興建時都必須做雨水抑制,也就是要把雨水留下來,這樣不僅能降低低樓層淹水的危害發生,同時也能善加利用儲存下的水資源。
📍第三招 #海綿道路留住水
當整座城市都成為我的儲水庫,怎能少了重要主角,新型態的道路工法,雨水透過地面孔隙流入碎石層進行過濾,最後流入地下的儲水槽,既不容易造成淹水,同時擁有了一個儲水的區域。當太陽出來,地下水透過孔隙蒸發,還能替地表降溫。
📍第四招 #公園綠地收納雨水
都市的公園綠地也是分攤容納水的重要角色,還能在炎熱高溫的氣候下,調節微氣候、減緩熱島效應,間接減少局部型暴雨發生的機率。
延伸閱讀》打造生態公園|留給樹、鳥 安居之地
📍第五招 #安裝攔污柵,阻擋垃圾入溝
水溝堵塞,無法順利排水,大多是因為大型垃圾,導致水流的速度變慢。而設置攔污柵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案之一,也能讓淹水的情形大幅改善。
相關新聞》河川垃圾易入海 環署監督攔除清理
面對掌握不住的氣候,除了要改變道路、 建築 、公園綠地,重新找出與水的和解之道。最根本的癥結,在國土規劃時,易淹水地區也該因應環境,發展適合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