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態公園|留給樹、鳥 安居之地

採訪/撰稿 林書帆
攝影 賴冠丞 葉鎮中,剪輯 賴冠丞

在人口密集、生活步調快速的都市裡,公園綠地提供了人們放慢腳步、親近自然的好去處,除了人類以外,公園也讓許多生物在水泥叢林中,有一個能棲身的家園,你是否曾經想過,人類眼中的好公園,與生物的需求是否一致?

為了讓民眾能夠換個角度來看公園,荒野保護協會以小松鼠為主角,設計了一份評估表單,共有25道問題,包括小松鼠玩耍時,能不能順利在樹與樹之間跳躍?若不小心從樹上掉下來,會摔在水泥地、草地或有落葉的草地上?這些題目反映了公園的植被生長狀況、綠覆率、水泥化程度等生態化指標。

依據這樣的評估方式,荒野保護協會排除國家公園、動物園、停車場等用地後,將台北市公園路燈管理處轄下的503座公園分為六個等級,發現有八成公園的生態化程度都不高。

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棲地守護部副主任莊育偉表示,公園本來就有不同的屬性與功能,荒野的目標,並不是要把這五百多座公園全部生態化,而是選擇有生態化潛力的公園,進行改造。

台北市萬華區的青年公園因為腹地夠大,滯洪池也提供了不同的棲地環境,荒野的志工進行調查時,就發現不少鳥類在公園裡活動,是適合進行生態化改造的公園。2017年起,荒野保護協會與青年公園管理所簽訂合作備忘錄,第一步就是要為公園中的鳥類,打造更舒適的家園。

青年公園的蓮花池,原本是陡直的水泥堤岸,志工們以竹筏做成供植物生長的浮島,讓紅冠水雞有隱蔽的環境可以築巢。下一階段的目標,是要為在公園裡活動的翠鳥,營造棲地,仿造出適合牠們築巢的河岸土坡。

都市中的公園,通常在設計上以人類的需求為主,雖然看起來有樹、有草,生態化程度卻往往不如真正的森林。森林中會有多樣化的植物種類,以及從喬木、灌叢到地被植物的多層次結構,落葉及倒木能提供生物養分及棲息空間,這些都是公園與森林間的主要差異。

這些差異不只會影響生物的棲息,也會影響到公園綠地所能提供的生態系服務,例如調節溫度、淨化空氣、截流暴雨等等。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研究員葛兆年舉例,如果是只有喬木的公園,沒有被樹葉接住的雨水,會直接落到地面,但如果在森林裡,大喬木上掉下來的雨水會經過小喬木、灌叢、高低不同的草本植物才到達地表,遇到暴雨比較不容易氾濫成災。

為了提升公園綠地的生態系服務功能,林業試驗所自2020年起,與中和區公所、國立台灣圖書館、新中和社大與永和社大等單位合作,在中和區的四號公園,開營造韌性都市林的實驗,重點工作包括種植原生喬木、灌叢與地被植物,營造多層次的植被結構,並提供動物食物,以及在公園部分區域,實驗保留落葉對土壤復育的效果。

林試所育林組副研究員王巧萍指出,土壤實驗僅進行十個月左右,就有志工觀察到,保留落葉的區域,大雨時幾乎沒有積水。這是因為落葉會吸引生物到該區域覓食、活動,讓原本因踩踏、頻繁清掃而硬化的表土,變得鬆軟、孔隙增加,能夠讓雨水迅速入滲。當土壤吸納雨水的能力變好,一個城市面對極端氣候的「水韌性」就增加了,這也是韌性都市林的目標之一。

當我們生活的環境,都市化程度越來越高,能夠讓我們放鬆身心、提供生態系服務的都市公園,就顯得更加珍貴。讓公園變得更自然,對生物、對人類,都是好事一樁。

集數
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