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相關文章

193的幸福樣貌

2016-06-13

這條路,有著花蓮人才懂的默契,當你厭倦台九線的筆直無趣,轉個彎就有隱藏版風景。這條路乘載著花蓮人共同的感情,當拓寬號角聲響起,他們站上街頭,用各種方式表達守護決心…

【文化資產】漢本 在路上|蘇花改工程挖到史前遺址

2016-01-18

這片史前聚落,層層疊疊,埋藏在最令人最驚訝的所在。工程壓力,讓考古工作,背負延宕通車的罪名。當蘇花改遇上漢本遺址,進行到一半的工程,該如何繼續?

東海岸的漫長戰役

2015-09-07

經過二十四年的等待,海岸管理法在今年一月三讀通過。當大大小小的開發案,慢慢占據東海岸第一排,海岸法真的能及時發揮效用,守住不斷消失的自然海岸嗎?

「蚊」之色變

2014-07-28

每年五月到八月前後,是小黑蚊大舉攻擊人類的高峰期,穿短褲的民眾被叮咬後,出現大塊腫疹,不僅奇癢無比,還可能引發皮膚過敏性反應。學者提出警訊,早年只在中南部出現的小黑蚊,近二十年來,因為觀光旅遊興起、人車頻繁出入中低海拔遊樂風景區,帶動小黑蚊擴散,現在已經遍布全台…

東部發展列車 即將出軌

2011-04-11

今年初,蘇花改過關,加上五都整併,長期資源分配不均的東部,擔心自己更加邊緣化,在去年的立委補選戰中,提出關注東部發展和社福資源的東發條例政見來拉選票,企圖用開發東部土地的模式,讓東部起飛,如果東發條例通過,原住民生存的困境,會不會在東海岸重演?而地質危脆的東部,是不是真的適合這種開發模式?

東部發展 請慢行

2011-04-11

東部需要發展,是東部人的共同想法,但該怎麼發展,是否真的經過仔細的思考跟討論?東部的特色在於好山好水,和多元的族群特色,該怎麼讓這些元素融合,成為發展的利基,透過適合的發展模式,讓發展不均的東部,在交通改善之後,真的走上永續發展的道路?

活水溯源-美麗或沉淪‧秀姑巒溪

2010-05-27

東部的河川有著一種狂野的氣勢,於是許多人來到秀姑巒溪泛舟,感受溪流的野性,不過觀光之河不是秀姑巒溪的原味,文化之河才是它真正的樣貌,這條河是阿美族和布農族人的原鄉,在中下游阿美族人的捕魚文化由河而生,而上游的拉庫拉庫溪是布農族人世居之地,但是在河流的源頭深處,卻上演著一場殺戮戰役,透過歷史的眼睛,將看見秀姑巒溪的舊容與新貌...

尋訪黑熊祕境

2009-05-04

今年一月,玉山國家公園的黑熊保育小組,在野外拍攝到母熊帶小熊過溪的珍貴畫面,我們的島製作團隊也在今年二月,與黑熊保育小組的嚮導林淵源,深入中央山脈東側的大分地區,探訪傳說中黑熊的故鄉,看看這個瀕臨絕種的動物,在山野中的現況…

2008環境事件回顧

2008-12-29

就要告別2008年了,這一年來,除了政權交替,全球不景氣的陰霾,也壟罩全台,然而2008年,在台灣這座島嶼上,又發生哪些環境大事?

誰來決定蘇花高

2008-03-10

就在三月三日,距離總統選舉不到20天,環保署針對蘇花高速公路開發案,舉行環境影響差異分析第四次專案小組審查會,在環保署副署長張子敬的主導下,最後決定有條件通過蘇花高的興建,也就是蘇澳到崇德的山區段將先行動工。環保署為何在選前,通過這項充滿爭議的重大開發案?環保署的角色是什麼?兩黨候選人又如何表態?誰來決定花東的未來?

愛 上山、愛上 山|從能高越嶺古道檢視國家步道系統

2006-12-25

四百年前,這個島嶼的美麗樣貌讓葡萄牙人驚呼「Ilha Formosa(美麗之島)」,如果我們不想成為「富而沒啥」的島民,一條規劃完善的國家高山和歷史步道系統,或許可以提供讓我們輕輕走過土地母親背脊的情感經驗,並將這層聯繫和感動轉化為對土地倫理的思考。

築夢-藍金

2006-05-08

水孕育了生命的源頭,在地球水資源中淡水佔了3%,海水佔了97% ,其中表層海水比例不到2%,海水大部分都是深度超過200公尺的海洋深層水。深層海水過去不見天日,千萬年來緩慢隨著潮流移動,但21世紀一項被稱為藍金的產業,逐漸萌芽成熟,或許將成為台灣下一個明星產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