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區上的幼兒園 行不行?|北投薇閣私幼三度送審

採訪 / 撰稿 呂培苓
攝影 許中熹 賴冠丞 陳慶鍾
剪輯 許中熹

「保護區就是保護區 ! 反對薇閣開發保護區 !」2022年10月,下雨的北投,沒有溫泉鄉的浪漫,擁擠悶濕的帳棚下,北投泉源保護區自救會會員,更顯無奈。這裡很多成員,已經抗爭了十幾年。

「2010年、2015年,他被我們擋下來以後,今年再度送件。再度送件的方法是什麼?縮小開發面積,從16363平方公尺,變成4995.75平方公尺。」北投泉源保護區自救會發言人郭美妙說。

私立薇閣小學規劃在台北市北投一處保護區山坡地設置幼兒園,居民組成自救會抗爭多年。

私立薇閣小學附設幼兒園,2021年送件,希望能在台北市北投區泉源段的一塊保護區上,興建一座地上兩層、地下一層,容納六百多名師生的幼兒園。

薇閣已經在這個地點向國有財產署承租1.6公頃土地,租了十幾年。原本計畫將薇閣小學一、二年級,以及幼兒園都搬遷過來。2010年、2015年,兩次申請,都因為要將保護區變更為文教區而沒有通過。尤其2015年,台北市同時還有內湖區的慈濟園區、文山區的優人神鼓山上劇場,都是要變更保護區,當時在輿論之下,三個保護區變更案都沒有通過。

2021年,薇閣幼兒園第三度送件。在薇閣已經承租十幾年的1.6公頃土地上,向台北市政府申請以其中4995.75平方公尺,建蔽率15%,成立幼兒園。根據《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保護區可以設宗教設施、幼兒園等等。另外,只要開發面積不超過5000平方公尺,就不用通過漫長的都市計畫變更程序,只要通過都審會審議。

延伸閱讀》誰來保護我|私立薇閣小學申請變更保護區做為校地
延伸閱讀》保護區戰爭|慈濟內湖園區開發案爭議

翠雲街有沒有六米寬?會影響什麼?

薇閣這次縮小面積申請,於法有據,應該可以過關,不過,「我們從他送件的資料看到他寫翠雲街六米。保護區開發學前單位是法律的規定,但前提必須是六米道路,才允許開發。」北投泉源自救會楊士傑表示。

《圖-1》薇閣幼兒園開發面積幾乎都在保護區範圍內

從圖-1可以看到,紅色框框圈起來的,就是薇閣計畫中的幼兒園面積。幾乎全部都在綠色的保護區範圍內,只有大門口一小塊黃色面積,屬於住宅區。而這個大門口臨接的翠雲街,就是爭議中,到底有沒有六米寬的焦點。

居民帶著媒體、立委陳椒華測量翠雲街寬度,有一大段不到六米寬,大約四、五米。不過,台北市都發局表示,翠雲街在都市計畫裡面有劃設六米寬道路。也就是說,如果台北市政府要將翠雲街開闢為六米寬,那麼道路兩旁的私有地、國有地上的圍牆護坡,部分都有可能被徵收、拆掉,再重整。

居民實際測量翠雲街道寬度未達六米

可能受到影響的居民黃靜慧表示,「我當然是覺得不合理。為了一個貴族的私立幼小,來徵收我們民宅用地,再浪費公帑去蓋駁坎,這怎麼會合理呢?」

反對居民擔心交通問題 更質疑未符合公共利益

居民反對理由還包括交通問題。從圖-2可以看到,薇閣新幼兒園計畫地點,與義方國小的距離不遠。義方國小學生家長劉詠芳表示,「因為距離非常近,他們都要使用珠海路做為交通路線,沒有別條路。我們義方是公立國小,學區學生都是走路或家長騎車上下學,我想培養小孩將來自己上學,這樣我也會擔心他的安全。」

《圖-2》薇閣新幼兒園計畫地點,與義方國小距離不遠,交通路線重疊,義方國小學生家長擔心小孩走路上下學安全

此外,劉詠芳也不認同,薇閣援引《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基地方圓五百公尺以內,有五十戶人家,就可以在保護區裡設幼兒園的規定。「我有去看這個使用條例,我就想當時為什麼要這樣設。你使用公家土地的時候,它真的能嘉惠附近居民。所以附近一定要有五十戶以上人家,這樣使用才有價值。可是今天薇閣學生大部分來自台北市其他地方,不是我們北投在地的,就算方圓五百公尺居民真的有就學需求,也不一定會考慮薇閣,因為薇閣非常的貴,所以我覺得這個地方的存在,沒有符合公共利益的話,憑什麼使用這個條例?」

政大副教授戴秀雄:設了保護區,不該又開一堆後門

政治大學地政系副教授戴秀雄表示,台北市既然設了保護區,就不應該再開一堆後門,「根本性的,到底台北市府在都市計畫裡面,保護區是幹嘛用的?如果你准它蓋幼兒園,為什麼不允許我蓋住宅?輕工業為什麼不可以?所以台北市先把自治條例,定成這麼模糊不清的情況,其實說穿了,等於架空都市計畫。」

政治大學地政系副教授戴秀雄表示,台北市既然設了保護區,就不應該再開一堆後門

2022年10月,台北市都發局表示,薇閣這次申請因為逾期未補件而失效。但北投泉源自救會擔心,薇閣會不會第四度申請?更擔心的是,薇閣之前的計畫,是要把小學一、二年級,以及幼兒園學童一起搬過來。那麼,薇閣會不會援引5000平方公尺以下不需要通過都市計畫變更的規定,而分期開發呢?如果分期開發,市政府會把前後期一併考量嗎?

對此,戴秀雄副教授表示,「台灣來講,區域計畫法下的開發許可跟為了國土計畫法下的使用許可,理論上就會,包括環評法,就會規定,這個情況你要一併。」但是在都市計畫法裡面,「都是要靠委員自己去抓啦。」

反思保護區設立初衷 都市計畫能否通盤檢討

自救會成員希望北投這塊保護區可以連結大屯山,形成一片大綠帶

從空中俯瞰,這一大片保護區是連結大屯山的綠帶。灰色房舍大多是劃入保護區以前,就已經申請到門牌號碼的建築設施。自救會媽媽們不斷發出質疑,「保護區到底要保護什麼?」根據《台北市土地分區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保護區為國土保安、水土保持、維護天然資源及保護生態功能而劃定之分區。

2015年3月5日,薇閣案在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時任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副教授郭城孟表示,「台北市最古老的生態環境在哪裡?就是今天我們在談的這個部分。早期因為開發,很多古老物種,都躲到郊外這些山裡面。我想,如果看這個案子,可以從比較深層、比較高的角度來看,對台北市的都市計畫,可能有完全不一樣的看法。」

台北盆地要發展成什麼模樣,才能讓人活得健康愉快?在都市計畫中訂下的保護區,究竟要保護什麼?如果沒有保護必要性,那就在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中變更,釋出土地,繁榮地方。

但如果需要保護,那就好好保護吧。

延伸閱讀》陽明山不能承受之重|保護區變住宅區的隱憂

集數
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