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谷的挑戰

採訪/撰稿 陳佳利
攝影 葉鎮中 劉啟稜,剪輯 葉鎮中

居高臨下,美景收眼底,纜車,是受歡迎的觀光運具。台中市政府計畫推動全台灣第一座高山纜車,串聯谷關到大雪山,路線將經過脆弱地質與生態敏感區,這項計畫,會是谷關的新希望嗎?

谷關,從日治時期就已經有澡堂設立,是當時台灣中部的三大溫泉之一,1960年,中橫公路完工通車,位在西部起點的谷關,躍升為熱門觀光勝地。「以前谷關沒有分平日、假日,每天都是假日。」在谷關長大的尹先生,忘不了當年盛況。

九二一地震,天搖地動,七二水災,大水來襲,改變了地貌,也改寫谷關的命運。中橫中斷無法通行,遊客少了,盛極一時的谷關,黯淡了。

但是在山的另一頭,有著高山景緻與生態活絡的大雪山,是中部地區有名的森林樂園。

谷關期待再起,如果能串聯大雪山,讓遊客在短時間內體驗高山與溫泉,具有賣點。2009年起,台中市政府計畫推動雪谷纜車,成為谷關業者的希望。「谷關少一個亮點,高山纜車可以看到山林變化,還有人開玩笑說,甚至可以看到黑熊在下面跑。」溫泉業者尹先生,滿懷期待。

雪谷纜車全長5790公尺,將設置11個塔柱,大雪山、波津加、谷關三個場站,附屬事業包含110間客房的旅館、餐飲業與停車場,將以BOT的方式推動,計畫經費26.5億元。台中市觀光局近期陸續在谷關、松鶴等地舉辦說明會。

會中,多位居民發言支持纜車興建,期待纜車帶動地方發展,但也有人提出疑慮。因為雪谷纜車部分塔柱位在保安林裡,沿線崩塌多,地質脆弱,而且涉及保安林解編的問題。元貞聯合法律事務所律師許嘉容表示,基地77%位在保安林中,涉及限制開發,在解編未完成合法程序前,用地取得沒有合法性要件。

另外,本纜車案包含旅館、餐廳等附屬事業,更讓環保團體擔憂,會變成下一個阿里山。台灣農村陣線代表林子凌表示,阿里山小火車的BOT案,火車部分經營不善,廠商只要能生財的旅館,雪谷纜車的模式和阿里山太類似,會把土地切割給財團。

雪谷纜車的谷關站用地,在溫泉文化公園與崑崙山莊附近,大雪山站則是在鞍馬山莊遊客中心前面廣場,纜車路線大致沿著兩地之間的波津加步道。為了更加瞭解基地現況,台中市觀光局人員與顧問公司,多次前往現勘。



因為地質條件特殊,台中市政府希望透過減少塔柱、增大跨距來加強安全,每一個塔柱點位四周,都進行謹慎的地質鑽探,並且視當地條件,研擬水保計畫。台中市觀光局觀光工程科科長劉來旺表示,這趟現勘希望確認塔柱的位置,是不是安全、有沒有避開敏感性地質。另外,在波津加步道中間點的平台要設立場站,必須與林務局人員一同進行林木查估。

雖然場站與塔柱是點狀設施,但林務局擔憂會有帶狀影響,尤其塔柱p2-p7位在土砂捍止保安林的範圍裡。林務局主任秘書張彬表示,雪谷纜車的用地,有二分之一經過土砂捍止保安林,土砂捍止的目的,就是要防止崩塌,假如開發,相對危險。同時這區也是石岡壩的水質水量保護區,如果要解編保安林,需由水利署提出申請,並且需要經過委員會審查。

保安林解編程序複雜,因為保全對象是台八線及大甲溪流域的電廠,有國土保安的重任。這裡颱風、地震經常造成坡地侵蝕,環境變化快速,長期關心環境的台灣生態學會擔憂,一旦解編保安林,環境成本將由全民負擔。

秘書長蔡智豪表示,纜車經過位置,都是崩塌潛勢區,硬從中間殺出一條線,解編保安林,將連帶影響整個系統,如果發生崩塌,影響河川治理、發電廠設施、造成石岡水壩淤積,這些成本都不止二十幾億,要算在誰身上?



而腹地不大的谷關,在九二一之前,每逢假日就嚴重塞車,未來纜車可能造成更嚴重的交通瓶頸。蔡智豪表示,依台中市政府的規劃,假日將吸引2.7萬人,大概有六、七百台巴士、一千多台小客車,現有腹地與設施絕對無法承擔,到時候會像阿里山的狀況,砍掉森林來蓋停車場。

台中市觀光旅遊局科長劉來旺回應,會在東勢、裡冷、松鶴、十文溪、上谷關等地設置攔截,運用公車,建構低碳系統接駁。同時,在整個大台中的纜車計畫中,未來遊客來到台中,可以搭乘捷運到大坑,這邊有另一個新大線纜車計畫,加上八仙山林業鐵道的復駛,連接到谷關,再搭纜車到大雪山,希望帶動大台中的觀光旅遊品質。 



然而,大雪山的生態豐富,如果人潮湧入,該如何兼顧生態與遊憩品質呢?林務局主任秘書張彬表示,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現有設施,以用水量來估計,一天可以容納兩千兩百人,未來纜車開通,市府規劃一年將有六十七萬人,平均一天就兩千多人,如果加上開車族,將可能超過負荷,需要謹慎評估。

台中市政府團隊正陸續收集資料,預計在六月份送交台中市環保局進行環評,九月份進行招商,如果順利,將在民國106年完工、107年正式營運。

台中市觀光旅遊局科長劉來旺表示,未來會尊重環評決議,萬一不適合開發,絕對會依照辦理,市府的態度開放,任何意見都願意溝通,希望能降低各方疑慮,取得共識。



史無前例的高山纜車計畫,破碎地質是最嚴峻的考驗,在極端天候、地牛翻身的多重威脅下,工程技術的極限在哪裡?面對地質風險、用地取得、交通配套、遊憩品質等諸多問題,雪谷纜車能否寫下歷史,未來還有許多挑戰。

集數
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