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島嶼二十年 河流篇】危機 大甲溪

採訪 張岱屏 賴冠丞,撰稿 張岱屏
攝影/剪輯 賴冠丞

大甲溪是中台灣的母親之河,她提供水源也提供電力,現在卻面臨棘手且急迫的問題。

一條長長的車龍緩緩進入山區,這是將近二十年沒對外開放的中橫公路谷關到德基路段,2018年底,交通部同意開放中巴通行。走進大甲溪上游,可以感受自然界神祕的力量,也可以看到人類打造的宏偉工程和各種災害留下的痕跡。

1999年921大震,大甲溪上游崩塌、中橫公路中斷,2004年7月,敏督利颱風在大甲溪上游降下豪雨,山區原本鬆動的土石,傾瀉而下,土石流沖進大甲溪,河床上升至少二十米,才剛完工預計通車的中橫公路路基,也被土石流沖毀或掩埋。近三年,公路總局投入9.2億的經費,針對中橫谷關到德基沿線22處易發生土石流地點,做隧道或鋼橋工程,但土石流仍舊在邊坡蠢蠢欲動。

大甲溪層層疊疊六道壩  石岡壩下游刷深危橋梁

大甲溪因為地形落差大,坡陡流急,蘊藏豐沛的水力,50年代,政府在大甲溪興建了六座水壩,發電的同時也供應台中地區的水源。這些壩體在運作多年後都面臨淤積問題,最下游的石岡壩問題最為嚴重。

大甲溪以石岡壩為界,形成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水壩以上因為車籠埔斷層錯動河床抬升,再加上淤積,上游石城地區居民飽受淹水痛苦;水壩以下因為壩體阻隔砂石無法下移,下游河床不斷刷深,對橋梁安全形成威脅。

2008年辛樂克颱風來襲,后豐大橋橋墩被洪水沖斷,三輛車摔落河中六人死亡。隔年我們紀錄后豐大橋附近橋梁的狀況,發現不只是后豐大橋,包括新山線鐵路橋等,也都面臨橋墩裸露問題。2018年再度重回現場,鐵路局基於安全因素,近年將新山線鐵路橋橋墩,從一柱改為兩柱。

不只是橋梁,大甲溪部分河段的堤防也因為邊坡侵蝕,潰了又潰、補了又補。后里附近堤防從2004年至今,因為颱風豪雨,河水沖刷,潰決超過五次以上。

中興大學水保系教授陳樹群長期觀測大甲溪,發現石岡壩以下,處於向上侵蝕的型態。根據研究,在2000年到2005年時,大甲溪最大刷深斷面,位在新山線鐵路橋附近,距離石岡壩還有3.6公里。到2012年,最大刷深斷面在舊山線路橋,到了2014年更往前推進到埤豐橋,距離石岡壩只有一公里,大甲溪每年平均下刷1公尺到2.6公尺,十年來石岡壩下方已經刷深十公尺。為了確保石岡壩和下游橋梁的安全,政府不斷投放消波塊,做各種保護工事,但這些工程是否能長治久安?

恢復河川自然活力 拆壩或降壩高可行嗎?

包括張豐年醫師等中部的環保人士呼籲,要根本解決大甲溪上淤下掏問題,應該拆除石岡壩,但這是否會影響台中地區的民生用水?張豐年認為,大甲溪有支流食水嵙溪,還有八堡圳、白冷圳,再加上馬鞍壩的後池堰,都可做為大台中的備用水源。陳樹群則認為,可以用降低壩高等方式,逐步解決石岡壩問題,也可以兼顧自來水淨水場取水需求。

同樣受車籠埔斷層抬升影響,大安溪也曾峽谷化,如今河床漸漸變得平緩,證明只要沒有人為阻礙,河流終究會展現驚人的自我修復力量。

二十年過去,不論是晴天、豪雨,只要不看診,張豐年還是拿著相機在大甲溪的岩石上爬上爬下,就像醫生巡房一樣,心中總是記掛著大甲溪這個老病號、老朋友。他急切地盼望,更多人能正視大甲溪的病症,改變過去的錯誤,讓這條母親之河,有復原的一天。

長年關心大甲溪的張豐年醫師,認為拆除石岡壩才能釋放大甲溪
地點
集數
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