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大路(下)|中橫開路後的衝擊

本單元延伸上集中橫公路開發的問題,探討中橫存在的價值。四十幾年前,在當時國民政府還懷抱著「反攻復國」的意識形態下,為了連貫東西交通,決定開發中橫公路。時隔四十年,反攻大陸的美夢還沒實現,中橫這條路,卻進駐了越來越多的居民與各項工程。

1954年,為了貫通東西交通、開發山地經濟以及安置退除役官兵等多種理由,國民政府決定移撥安置退除役官兵的美援經費,興建中部東西橫貫公路,在沒有任何機具的輔助下,1960年,以三年十個月的時間完成了這項艱鉅的工程。

在五○年代世界冷戰體系中,臺灣位於西太平洋圍堵共黨政權的前哨戰略地位,美國投注大量的軍事與經濟援助給臺灣。中橫公路的總建設經費為新臺幣3億6千262萬元,其中美援經費為3億76萬元,占總工程費83%;省府協款六千萬元,占總工程費的17%。如此龐大的建設經費,在1956年國民年平均所得只有5209元的經濟情況下,中橫公路的開發對全國經濟來說,實在是一項沈重的負擔。

然而,中橫公路不僅造價高昂,維修經費更是驚人,在九二一大地震後,僅是谷關工務段,粗估的修復費用就超過五十億元。根據公路局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九年間的災害修復經費顯示,這五年來在谷關段的修復經費3億7398萬,比當年興建中橫公路的總工程費還多了一千多萬。

另外,根據官方統計,在四年施工期間天災頻繁,殉職員工多達212人,災害工程修復經費超過四千萬,五千餘名退除役官兵,與其他工程人員共1萬1千多人,用他們一生的黃金歲月配合政策完成建設。

當年原是為了反攻大陸而興建的中橫公路,同時也是為了安置開路的退除役官兵與食物補給方便,先總統蔣公指示公路沿線土地可以開發,於是榮民們開始在山坡地上種植蔬菜與果樹,等待反攻之日到來。但是四十幾年過去了,反攻大陸的夢碎了,政策變了,時局也不一樣了。他們被迫留在陌生的土地上,只能慢慢習慣,然而政府未進行土地規劃便分派榮民利用的山坡地,等到荒野變良田、樹長大了,前人的辛苦被後來的政策收回,因此,必須重新思考開路之後的最大代價,應該以當地居民與土地為考量前提。

如果政府與道路使用者對於道路的想像不變,將同時影響著一個時代的人與土地的命運,泰雅族作家瓦歷斯.諾幹深深感受到,歷經九二一大地震之後,道路系統顯然有它的問題,而我們對於臺灣地文的歷史研究以及水土保持到底採取什麼策略?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李永展憂心:「土地仍然將淪落為依附交通運輸的副產品,而不是土地使用決定交通運區的選定。」

四十多年來,大甲溪沿岸隨著中橫公路的開發,帶給當地居民生活上的便利與富庶,但是隨著觀光熱潮褪去,沿線山坡地濫墾的結果,四十多年後的今天,嘗到惡果的卻是自己。

地點
集數
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