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相關報導

金門土雞返鄉路|留下台灣各地特色雞種

2018-01-22

吃雞「起家」,辦桌、入厝,祭祖、圍爐,通通少不了牠。土雞是和台灣人飲食文化最為密切的經濟動物之一。對生產效率的追求,進口雞種的普及化,台灣各地農家常見的特色土雞品種,漸漸消失。台灣土雞血脈,如何繼續傳承?離鄉近三十年的金門土雞,要怎麼重新踏上返鄉之路,回到金門人的餐桌上?

石虎之光|留下棲地是保住牠們的關鍵

2018-01-15

當人們進入夢鄉,牠們的靈魂,正在深夜閃閃發亮。一級保育類動物石虎,原本是全台普遍分布的物種,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卻瀕臨滅絕的窘境。留下棲地是保住牠們的關鍵,越來越少的石虎,遇上越來越多的開發,漆黑中,需要光。(畫面提供 野聲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長腳蛛來顧田|創造農民與生態的雙贏

2018-01-15

秋冬交替,金黃色稻浪,是花東縱谷最美麗景致。其實仔細觀察,每株稻穗都蘊藏著一個精采又熱鬧的小小世界。不用農藥、不用防治資材,讓長腳蛛、橙瓢蟲回到農田,能不能創造農民與生態的雙贏?

誰捕蜂 誰捉蛇|回歸專業確保人員安全與動物福利

2017-12-18

蜂、蛇,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卻名列人與動物衝突的榜首。蜂蛇問題,長期由消防單位處理,人員安全、動物福利都難以顧及。2017年1月,行政院定調,蜂蛇處理回歸農政體系,這項數量龐大、專業需求度高的任務,將如何回歸?

花果山無疆界|人猴相處之道

2017-11-13

清晨六點天剛亮,果農柳石松還沒到他的柳丁園,已經遠遠聽到他園子裡,狗狂放的叫吠聲。

黃瘋蟻入侵

2017-10-30

小小螞蟻雄兵,每天辛勤儲存糧食,團結合作,讓族群一天天壯大,牠們是寓言故事熱愛描述的對象。當牠們離開原本生長的土地,漂洋過海,入侵異地,這股力量,如何成為野生動物和人類的夢魘?

別讓陸蟹少子化|護送陸蟹媽媽安全過馬路

2017-10-30

少子化,引起台灣社會深刻恐慌,其實,不少在海岸生活的陸蟹,也面臨相同問題,牠們不是不想生小孩,而是抱卵的蟹媽媽,不一定能抵達產房、順利臨盆。人工設施的阻隔,車輛造成的路殺,成為陸蟹降海釋幼的終極挑戰,有一些人在想辦法…

海岸上的生態樂園

2017-09-04

一片海岸防風林,原本即將開發,在眾人努力下,發現珍貴生態,守住防風林棲地。隨著更多生態調查展開,許多物種被發現,人們才認識,原來在台南濱海,有座生態大樂園。

跟著溫度搬家~山椒魚記事(2017新版)

2017-07-03

阿椒:「我來自北方,遠從冰河期走來,你們叫我山椒魚,不過,我不是魚 ,是有尾巴的兩棲類,蛙類才是我的近親。」「經過多年的隔離演化,才成為台灣的特有種,但是數量稀少,名列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動物,如果全球持續暖化,我們會越來越歹命。」

當白海豚遇上風機|離岸風電影響海洋生態

2017-05-29

二月底冷鋒面才剛過境,台大鯨豚研究室團隊從台中港出發,以Photo ID的研究方式,拍下中華白海豚在海面上的照片,用來辨識不同個體進行相關研究,從2006年以來,已經進行了十一年。

龍洞遊隼記

2017-05-15

聚精會神注視著觀景窗,遠方的鳥兒一有動靜,連拍快門聲,馬上響了起來。新北市貢寮的龍洞岬灣步道上,觀景亭裡,賞鳥人和他們的大砲,一字排開,這窩難得一見的遊隼家族,讓他們甘願花上大把時間等待,每天守上七八個小時,就為了拍到一張好照片。

微光世界-螢火蟲大復育

2017-05-08

暗夜中,一閃一閃發亮的螢火蟲,帶來美麗影像,也帶來美好想像,讓賞螢活動成為生態觀光。觀光經濟背後,連結著環境復育與社區再造,讓很多改變的願景,寄託在復育行動上,希望微弱螢光,發出巨大能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