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相關報導
金門防疫最前線|非洲豬瘟靠近前線
2018年最後一天,眾人正準備迎接新年的時刻,一頭全身發黑,帶有非洲豬瘟病徵的豬屍,在金門本島東側的田浦海岸,被岸巡人員發現,為非洲豬瘟防疫作戰,拉響警報。 從過去的口蹄疫,到對產業威脅更劇烈的非洲豬瘟,緊鄰中國的金門,一直是防疫壓力最大的最前線,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金門如何應戰? 畫面提供 海巡署 確認是非洲豬瘟病死豬 金門啟動最高規防疫機制 2019年1月3日下午,...
【穿梭島嶼20年 討山篇】毀林只為水?|搭乘時光機了解湖山水庫的前世今生
台灣,是個多山的島嶼。為了在山上討生活,蘋果、水梨上山,茶樹、高麗菜也跟著攻城掠地。為了在山上拚觀光,一家家溫泉旅館興建,與水爭地。為了拚水源,政府開發淺山,淹沒八色鳥棲地。人與山相爭半世紀,誰輸誰贏?該如何和解?讓我們搭乘時光機,看見山林的美麗與哀愁。
【穿梭島嶼20年 海岸篇】陸蟹的楚歌|恆春半島海岸林陸蟹的生死關卡
還記得二十年前,你是什麼模樣嗎?走出家門,熟悉的街頭巷尾改變了多少?二十年來,我們的島紀錄著台灣海岸環境的變遷,那些跟海有關的故事,現在就讓我們搭乘時光機,和島上的老朋友一起回顧這二十年來,台灣的海岸經歷了哪些事,又有哪些變與不變?
不要耕牛說再見|幾乎被時代遺忘的台灣牛
有心做牛,免驚無犁能拖。牛和台灣歷史發展,息息相關。隨著時代轉變,鐵牛取代了耕牛,牛的身影漸漸消失在農村。 曾經和台灣人緊密生活在一起的牛朋友,已經幾乎被時代遺忘,有一群人,正在努力讓台灣牛的記憶,可以繼續在年輕世代中延續。 牛車與拓墾:牽動台灣開發的役力 攤開三百年前的台灣古地圖,耕牛身影映入眼前。長期研究台灣史的高苑科技大學講師邱淵惠,每次向學生講述台灣牛的歷史,總會從這張古地圖說起。...
「路」過百年牧場|留下台灣黃牛珍貴種原
強勁的落山風,長年吹拂著恆春半島,位在國境之南的墾丁牧場,是保存台灣黃牛珍貴種原的基地,也是台灣畜產研究百年歷史的開端。面對觀光發展帶來的開發壓力,這座百年牧場,如何在山海之間,守住生態農業的價值?
埤塘濕地的開發危機|綠能選址爭議
台灣的埤塘與濕地,長期面臨不同的開發危機,現今為了推動綠色能源,天然氣發電廠、太陽能光電場興建,都找上它們。根據農委會2015年公告,「嚴重地層下陷不利耕作地區,可以設置綠能設施」。盤點出可利用面積約1253公頃,其中許多是濕地區域。現今再增加埤塘設置光電場,讓環境面臨更大的生態危機。 高雄永安溼地過去鳥況不錯,生態團體記錄到的棲息鳥類高達170多種,遭到放乾設置太陽光電板而引發爭議。...
【雞豬遇水劫】 畜牧業在極端氣候下的防災難題
從嘉義市區沿著82快速道路一路往西,再沿著157縣道往東石鄉的掌潭村前進,沿途不少村民正冒著雨,清理積水退去後的家園。車子勉強駛過一段又一段積水較淺路段,總算找到掌潭村的入口,前方的路還泡在七、八十公分中的水裡,我們換上青蛙裝、扛著攝影器材,徒步走向村子裡的一處養雞場。 地勢低窪的掌潭村,在823熱帶低氣壓帶來的強降雨後,積水遲遲不退,養雞場泡在水中第六天,已有上萬隻死雞,若不盡速清除,...
【823豪雨】水劫-雞豬有難 | 畜牧業在極端氣候下的防災難題
2018年8月28日,嘉義縣東石鄉掌潭村的這處養雞場,已經淹水第六天。一萬多隻快要可以上市的土雞,散發出濃濃的惡臭。 進到雞舍的路,最深還有七八十公分的積水,為了避免衍生傳染病問題,上百位國軍穿著青蛙裝和防護衣,冒著風雨,涉水進到雞舍,徒手清除死雞。 823水災造成嚴重農損 家禽、農作都受災 823熱帶低氣壓帶來的超大豪雨,嘉義縣總共有91家畜牧業者受災,災損金額高達1. 2億,損失最為慘重。...
《荷蘭系列報導》豬牛雞羊 屎尿何處去
要享用畜產品,就必須面對惱人的「屎事」。聽起來雖然不太愉快,卻是畜牧業能不能永續發展的關鍵。對於農業生產一向採取精準控制態度的荷蘭人來說,如何好好處理屎事,將其轉化為可利用的資源,自有一套方法。
《荷蘭系列報導》能源消耗走向剩食再利用 畜牧生產的循環契機
少吃肉可以節能減碳、推動一周一天無肉日、吃素救地球,這樣的說法和倡議活動,不管在歐洲或者其他國家都越來越盛行,台灣也不例外。面臨氣候變遷的威脅,貢獻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15%的畜牧業,似乎成為眾矢之的。但人類可以完全茹素嗎?如果要少吃肉,應該減量多少才足夠?畜產品的生產,又是否註定無法和永續二字沾上邊?
《荷蘭系列報導》一個村子兩座農場 全球化浪潮下的選擇題
應該鼓勵發展大農,或者支持小農?應該致力拓展外銷,或者推動地產地銷?阿默斯福特市郊,同一個村子裡,比鄰的兩間農場,選擇了截然不同的發展路徑,他們的故事,宛如「大小農之爭」的縮影,吸引許多人前來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