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光的啟示:賞螢下的更多省思

採訪/撰稿 胡慕情
攝影 陳添寶 葉鎮中,剪輯 陳添寶

1902年,日本人在基隆市暖暖區興建西勢水庫,把周邊土地劃設為水源地,百年多來,暖暖水源地成為干擾較少的地區,保留了螢火蟲的棲地。如今,每到春末,這裡就成了賞螢秘境。不過前兩年,螢火蟲曾經因為自來水公司興建物料倉庫的政策,遭遇滅絕危機。

當地居民發現自來水公司的行為後,集結抗議。水公司停止開發,重新植樹,才為螢火蟲留下生機,但不是所有的螢火蟲,都有這樣的好運氣。目前台灣已知的螢火蟲有65種,分為水生、陸生和半水生,不過有些螢火蟲,因人類的行為,早已絕跡。物以稀為貴,牠們也因此成為民眾爭相觀賞的對象。

目前一般民眾春天夜間常見的,多半是陸生的黑翅螢或水生的黃緣螢。前者生長在低海拔山區,後者則棲息在水田。但是黃緣螢野外族群,因為人類頻繁使用農藥或除草劑,已經相當稀少。

台灣最早的螢火蟲研究,始於日本殖民時期,但留下的文獻不多,戰後螢火蟲研究並不興盛。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經營管理組長何健鎔,原本研究蝴蝶和椿象,直到1994年,受當時台南縣長邀請調查境內螢火蟲,才開始轉向。投入後,為牠們深深著迷。

何健鎔說,不同的螢火蟲,有不同的體態與食性。因而當螢火蟲族群因為棲地破壞而銳減,要復育並不容易。目前繁殖技術比較成熟的種類,僅有黃緣螢。

黃緣螢的卵孵化後,只有一、二釐米大,要經過多次蛻皮,才能化蛹、羽化。雖然牠們的食物相對容易取得,但對水溫、水質都很要求,飼養沒有想像中簡單。業餘螢火蟲研究者邱明德原本以為,只要水盆和打氣就可以飼養,沒想到設備越買越多,光冰箱就有六台。一旦大量繁殖,黃緣螢也容易染病,羽化率大約只有六成。

環境破壞越來越多,螢火蟲越來越少,保留族群之路,重重困難。2002年,何健鎔選定一百個秘境,出版台灣第一本賞螢地圖,希望經濟與環境意識能相互融合,喚起民眾對環境的重視。

山區賞螢熱潮如火如荼。何健鎔以阿里山地區為樣本,進行賞螢經濟研究,發現賞螢季為當地帶來的產值,上看九億。這讓許多地方政府摩拳擦掌,投入螢火蟲人工生態池營造,希望在平地也創造綠光奇蹟。不過像宜蘭縣三星鄉公所,曾在腦寮坑、長埤湖等地方,連續野放三年黃緣螢幼蟲,族群都無法順利繁衍。不只三星,包括員山等地區,最後也都以失敗收場。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吳加雄說,許多生態池的營造者或管理單位,都認為螢火蟲的人工生態池,應該粗放管理,實際不然,如果欠缺仔細維護,生態池情況會逐步下滑,造成復育成果無法繼續。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域的螢火蟲,可能就有巨大差異,不夠謹慎的人工復育,反而可能影響螢火蟲的多樣性。

在彰化縣花壇鄉經營休閒牧場的林大山,並未營造人工生態池,而是增加螢火蟲的食物來源,大量提升了當地原有的黑翅螢族群,然而,螢火蟲並未替他帶來錢潮。經營生態教育園區的林春助表示,生態本來就是一件不賺錢的事,雖然有螢火蟲熱,但所謂的賞螢經濟,仍須有穩定的賞螢族群,考量營運模式等面向,才有可能真正帶動。

何健鎔也語重心長地說,賞螢經濟是附加價值,棲地保育才是目的。唯有讓復育回歸初衷,綠光再現,才能長長遠遠,也才能讓螢火蟲,不會在一窩蜂的人工生態池營造過程中,白白犧牲。

集數
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