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月,台灣進入螢火蟲季,各地陸續推出賞螢活動。台中的東勢林場就是知名賞螢地點,很早就推出賞螢小旅行。東勢林場副場長張銘鐘表示,林場原本是果園和林業經營的農場,在轉型觀光後,推出各種花卉、生物等生態觀光。農場內建立了保育區,復育螢火蟲,到了晚間,螢火蟲開始閃耀,有如萬點星光,漂浮在草地上。根據統計,螢火蟲最大量時,一晚可出現二十萬隻。
台灣大學教授楊平世長期復育螢火蟲,他指出,全世界螢火蟲種類約有兩千多種,台灣有六十多種,出現數量最多的季節是在三月下旬至六月。過去處處可見的螢火蟲,卻在都市開發、農業發展下,變得越來越難見到,於是復育螢火蟲成為重要的生態指標。
阿里山光華社區在政府協助下,推動賞螢活動,吸引許多遊客前來。原本山村以農作為生,使用農藥、除草劑,但是在推動螢火蟲觀光後,一些區域停止使用,螢火蟲也就慢慢回來。現今螢火蟲的景況,相當美麗,大量螢光出現在林間、草地,讓賞螢步道有如螢光銀河。
螢火蟲帶來經濟,讓社區有轉型動力,一些離鄉青年,開始思考回鄉,永續經營下去。楊平世指出,台灣螢火蟲除了春夏出現,也有秋冬出沒的,阿里山區就是可以推動秋冬賞螢的地區。
高雄那瑪夏是新興的賞螢區,多年前,部落族人周先生就開始推動賞螢活動。但是在部落傳統上,老人家害怕螢火蟲,推動一度受阻。經過溝通說服後,現在一到螢火蟲季節,許多遊客就會慕名前來。
八八風災時,那瑪夏受到重創,族人過著流離山上山下的生活,族人阿布娪決心回鄉,建立一個恢復傳統生活的空間,作為重建基地。回鄉之後,大家開始生產糧食,避免斷糧下山,同時反思過去的土地利用,希望回歸自然生活。
八八的創傷,反而引發部落思考,走向自然生態回歸,更讓消失已久的螢火蟲大量復育,開啟部落生機。部落推出一到兩天的小旅行,不只看螢火蟲,更要是看見部落的重建歷程。但是對於螢火蟲大發生時,一晚數千名遊客塞爆山區,族人正思考更好的管制與導覽方式。
在台北木柵,一群小朋友朗誦著螢火蟲之詩,歡送復育的螢火蟲幼蟲下水,希望未來能看見牠們的美麗身影。螢火蟲復育,從山林走向城市,木柵萃湖公園原本是個都市公園,幾年來走向生態化,開始復育自然棲地。
陳德鴻協助公園生態化,在社大學員與志工幫忙下,從移除外來種開始,到重建棲地,進行三年的改造工程。棲地恢復,不只螢火蟲復育回來,許多生物也跟著出現,成為都市裡的生態樂園。重要的是,萃湖公園的改造,打破公園景觀化的思考,讓城市公園變成生物棲地,市民能體會萬物共生的道理。
千萬螢光閃耀,吸引許多遊客,引發台灣螢火蟲的保育行動,讓螢火蟲像是生態大使,標示著土地的生態化,也像是社區助手,協助地區發展觀光,用微弱的光芒,溫馨地閃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