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我們的島第 No name 集的相關文章
當前瞻變後見|從金沙溪、大安溪到保力溪,看人對待河流的思維
2017年,行政院推動前瞻計畫,希望以生態為核心,改善水域環境、維持防洪安全,這項政策,能不能兩全?實施近兩年後,又為現況,帶來什麼改變?
尋味台灣黑豬~漫漫保種路
身披黑毛,大而下垂的耳朵,充滿皺褶的皮膚,台灣黑豬,有著特殊的外觀,也有獨特風味。牠是人們心中美味的代名詞,也是具有台灣特色的在地畜產。蘊藏在台灣黑豬身上的基因寶庫,要怎麼傳承?
尋味台灣黑豬~禁用廚餘之後?
人類馴養家豬,已經超過一萬年的歷史,牠們把殘羹剩菜,田間的農業副產品,轉換成農民的財富。隨著養豬產業走向現代化,廚餘養豬,被認為可能成為防疫缺口。台灣每年回收的廚餘,高達55萬公噸,其中有62%,都成為豬的大餐。廚餘不養豬之後,該送往哪裡?台灣的黑豬產業,會不會隨著禁令,漸漸消失?
飄洋過海蘭嶼豬|解開小耳豬深藏的秘密
我們在市場上買到的肉豬,大部分都是國外的洋豬,其實台灣本土存在著兩種原生種豬,一種是生活在山林裡的野豬,一種是蘭嶼的小耳豬。蘭嶼豬經過農政單位四十多年的保種,現在成為重要的實驗動物,牠的基因,更隱藏著遠古的秘密…
撿完屍體,然後呢?野生水禽肉毒桿菌症之監測與管理建議
時值初春,已經可以感受到臺灣南部艷陽所帶來的高溫,讓原本已經因為冬季枯水期而逐漸下降的水位更容易受到氣溫的影響。 過去幾年每到這個時期,高屏溪流域近出海口區域都曾有水禽肉毒桿菌症的紀錄。禽類肉毒桿菌症的爆發主要是因食入C型或D型肉毒桿菌毒素所導致,毒素來源則是存在環境中的肉毒桿菌在大量複製分裂過程中所產生,肉毒桿菌為厭氧菌,複製過程中除了需要特定的氣溫條件,更需要處於低氧或甚至無氧的環境,...
築路郊野|手作修築香港郊野公園山徑步道
香港,國際金融重鎮與航運中心,人口700多萬,面積大約是台北市的四倍。繁榮之外,為了保護大自然,香港政府四十年前就規劃成立郊野公園,民眾從市區出發,半小時之內就能抵達。每年吸引1200萬人次造訪,山徑與自然環境都面臨極大壓力,負責管理的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如何讓民眾,一起來解決公園裡的山徑問題?
興達電廠脫胎記:燃煤改燃氣
從高雄茄萣望向南方,四座銀亮的圓形儲槽與高大煙囪,是人們對高雄永安的第一印象。這是1970年代,因應南部快速發展的工業需求,興建的興達電廠,運轉至今已經有三十七年,廠內有四部燃煤機組、五部燃氣機組,是目前裝置容量第三大的電廠,但對高雄市民來說,卻是不可承受之重…
鐵砧山礦場漏油事件|油汙外洩汙染地下水
「有油污流進灌溉池裡,水井也都有油」,苗栗縣通霄鎮坪頂里長邱天送開車沿中油鐵砧山礦場的油庫牆邊走,他接到里民通報,油污順著溪溝又往更外圍擴散,邱里長忿忿不平的說:「我們里民沒有得到什麼,得到危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