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牛的信號|為牛隻打造舒適的居住環境

採訪/撰稿 陳寧
攝影 顏子惟 葉鎮中,剪輯 顏子惟

位處亞熱帶與熱帶的交界處,台灣酪農創造出傲人的成績。每頭乳牛的單位泌乳量,和許多酪農大國相比,毫不遜色。而市面上的乳品,琳瑯滿目,有人標榜食安,也有人強調風味。這些標籤背後,乳牛媽媽的日常生活,又是什麼模樣?

一隻接一隻,乳牛們排著隊,緩緩走進擠乳區,台南佳里的這座牧場,牧場員工帶領著一群暑期實習生,開始一天的工作。熟練的為乳牛清潔乳頭,套上擠乳器,擠完之後還要再上藥,保護牛的乳頭,不受細菌感染。這是養牛人家每天的例行工作,源源不絕白色的乳汁,一點一滴累積出台灣酪農業,每年高達百億的產值。

精準管理牛隻健康 打造適宜牛居環境

來自溫帶的荷蘭牛,移居高溫潮溼的熱帶島嶼,要怎麼讓牠們吃得好、睡得好,持續產乳,牧場女主人沈月春每天都耗費心力,觀察每頭牛的狀況。他們在水槽旁裝設了自動灑水裝置,牛一靠近就會啟動,一邊喝水,一邊沖涼降溫,再搭配大型風扇、造霧機。幾年前,還在牛舍屋頂裝設太陽能板,加強隔熱,努力為牛營造舒適環境。牧場一角的刷背機,是乳牛最喜歡的玩具。

2017年,這家牧場迎來經營40多年來最大的改變,他們決定耗資上千萬,裝設擠乳機器人,只要牛一靠近,閘門就會打開,牛走到定位後,從消毒、套乳杯到擠奶,全都自動完成。現在只有小部分的牛需要以人工擠乳,大幅縮短作業時間。過去,乳牛是被動由人工擠奶,現在牠們可以主動決定擠奶時間,機器人也會記錄每頭牛的體重、乳量等生理資料,協助酪農更精準的管理每頭牛的健康狀況。

經過長年的人為育種改良,荷蘭牛從過去每天不到10公斤的奶量,提高到平均每日30公斤,是世界上產奶效率最好的牛種。母牛約在兩歲時產下第一胎,開始泌乳,一年當中有300天都在產乳。一旦營養不足、飼養環境不佳,很容易導致身體虛弱、疾病纏身,無法再次受孕,進入下一個產乳週期,最終遭到淘汰。其中最讓酪農頭痛的疾病,就是乳房炎。

根據中興大學獸醫系教授莊士德的統計,台灣每年因為牛隻罹患乳房炎,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4.9億元。罹患乳房炎的牛,產乳量減少,品質和價格也都會下降。如果發炎太嚴重,施打抗生素治療期間,產出的牛奶因為有藥物殘留風險,必須全部報廢。病情嚴重時,牛甚至可能死亡或被淘汰。

乳牛的飼養管理,相較其他經濟動物複雜,酪農在長時間的勞動外,必須經常接受新知,和獸醫、畜牧專家密切合作,才能給牛群最精準的照顧。有些農戶選擇投資自動化設備,減輕勞力負擔,也有農戶維持較傳統的飼養方式,隨著從業人口高齡化、勞動力短缺,對牛群的照顧力不從心,乳牛的生活品質也跟著下降。

動保團體訪查全台牧場 呼籲農委會促進動物福祉改善

2019年4月,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召開記者會,公布訪查全台數十家牧場所拍攝到的影像,呼籲農委會應該採取更積極的作為,促進乳牛的動物福祉,減輕乳牛的痛苦。部分設備老舊的牧場,地面仍以水泥鋪面為主,也沒有設置牛床,牛隻只能躺臥在糞尿上,地面沒有設置地墊,加上動線設計不良,牛隻行走時容易滑倒,也會危害腳蹄的健康。

此外動保團體也發現,仍有牧場使用極不人道的繫繩方式飼養乳牛,牛隻僅能起立、躺下,無法自由走動。中華民國乳業協會的代表則在現場反駁動保團體的指控,認為影片突顯的只是少部分極端案例。

高品質的牛乳,是不是足以代表來自符合動物福祉的牧場?雙方的討論沒有交集,台灣現有的553戶酪農戶、總共飼養約11萬頭乳牛,該採用什麼標準來檢視?目前仍缺乏能夠評估動物福祉的機制。

從對生產效率的追求,走向對動物福祉的重視,經過民間團體多年遊說,農委會於2014和2016年,分別公布蛋雞和毛豬的友善生產指南,預計2020年,將推出乳牛的友善生產指南,目前已在制定中。

長年輔導酪農戶,也為農民編寫過許多教材,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徐濟泰認為,友善生產指南不只能協助消費者認識牛乳生產過程,也可以讓酪農用來自我檢視,對牛隻的照顧是否有所疏漏。

除了乳房炎,蹄病也是困擾酪農的另一大乳牛常見疾病。屏東鹽埔這家牧場,是全台灣第一戶通過產銷履歷認證的酪農。為了保護牛蹄,牧場主人陳東杰在牛隻會通過的動線上,都鋪設了地墊;也在修蹄作業上,下了一番功夫。在牧場員工引導下,牛走進這台專門修蹄用的支架。不需要耗費太多力氣,就能讓牛安穩的站在上面進行修蹄。

乳牛的體重高達600公斤,每隻腳蹄,小小面積,平均要支撐150公斤的重量。當牛蹄長的太厚時,定期在牛蹄底輕輕削出弧度,就像是人的足弓,可以減輕腳蹄的壓力。接著再用夾子檢查蹄的健康,如果發現有受傷徵兆,就可以及早治療,以免病情加重。

台灣也有一群專門為乳牛修蹄的師傅,但從業人數有限,乳牛的腳一旦出狀況,農民不見得能及時請到修蹄師到場治療。農業科技研究院自2015年起,定期邀請澳洲修蹄專家,來台教導酪農新式修蹄作業。平時員工就可以為牛固定保養,不用等到蹄病嚴重時,才向修蹄師求救,以預防代替治療。

多數牧場生乳由乳品公司收購 飼養水準難以區分

不過經營自有品牌的牧場,仍是少數。大部分的牧場,是由大型乳品公司收購生乳,再進到乳品公司加工。不管牧場的飼養水準高低,全都混在一起處理,消費者在通路上所能看見的,只有品牌名稱,而沒有酪農的面貌。

目前乳品公司向農民收購生乳的模式,是以體細胞數、乳脂肪含量等條件,以乳品質作為分級、計價依據。動保團體期望,未來各乳品廠牌能將動物福祉列為計價標準之一,突顯願意善待乳牛的酪農戶,也讓他們可以有較高的收益,有更充裕的資金,改善畜舍環境與設備。

當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危機日益加劇,台灣在熱帶地區發展酪農業的經驗,也漸漸受到溫帶國家矚目。如何在數十年累積的基礎上,維持高產量的同時,也為乳牛謀取更好的福利,需要更多人,仔細傾聽牠們發出的信號。

集數
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