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十年系列報導-我眼所見即是天地

採訪/撰稿 李慧宜
攝影/剪輯 葉鎮中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暴雨切割高聳的山巒、河流吞沒田園和村莊,高雄市甲仙區的小林村,頃刻之間化為烏有。十年過去如一日,靜靜的群山依舊矗立,河流走回舊河道,回憶裡的家園沒有消失,人們從災難中,找到重生的力量…

小林村以歌舞與祖靈重逢 重建小林人的驕傲

當年誰也沒想到,中度颱風莫拉克,竟然在五天內降下2884毫米的雨量。台灣第一大河高屏溪,有如一條吞噬天地的水龍,所到之處災情遍布。縣市合併前的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9到18鄰,是受創最嚴重的地區。十年前親眼看著土石流淹沒村莊的羅潘春美,想起當時情景,還心有餘悸!

71歲的羅潘春美,當年離開已經消失的故鄉小林村時,一下直升機就哭喊著:「我們小林整個不見了!小林不見了啦!」現在的她,站在舞台上受訪時說:「2009年8月,那一座獻肚山崩下來,帶走462個親人,那時候我站在我家二樓看,瞬間崩山之後,就完全看不到我們小林了,什麼都沒有!底下盡是一片土石流,哭到哭不出來,現在比較不會流眼淚了,我們要走出來啊!」

問春美阿姨如何走出來,她說:「我非常感謝我們的團長阿亮,八八風災後,我們很痛苦,他組織這個舞團非常有心。阿亮都去找古調讓我們來學,我們每個星期二、星期四都有團練,八年來從來沒有間斷!」

災後的小林村分為「五里埔基地」、「日光小林」和「小愛小林」,春美阿姨現在住在日光小林。她口中的阿亮,是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的總幹事王民亮,也是小林村在經歷八八風災後,重建工作的推手之一。

王民亮表示,日光小林大概有120戶,居民大概150人。「我們年輕人返鄉之後才知道,原來我們的祖先其實是從台南過來的平埔族,把這個脈絡搞清楚,就不會那麼在意今天是不是原本住在小林村,那個意義是,你知道祖先從哪裡來、文化根源又是什麼,甚至,我們還有屬於自己的古歌謠!」

文化重建、族群認同,是小林人最重要的心靈慰藉。今年38歲的阿亮,在2011年成立大滿舞團,帶領小林人透過古謠、舞蹈和演出走出傷痛。邦思齊才5歲,卻非常熟悉每首古謠,他說:「我一直聽、一直聽,聽媽媽唱就會了!」

八年來,阿亮和社區夥伴一起訪問耆老、共同團練,沒有間斷,一個二十人的素人舞團,不僅出國表演,還獲得2019年第30屆傳藝金曲獎的肯定。

離小林村十二公里的甲仙街區,坐擁山河景觀,位居南橫出入口,在八八風災前,一直是高屏溪上游旗山溪,在山區最熱鬧的商業地帶。甲仙商圈店家鄭添德回憶起八八風災,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林村的災難與甲仙的沒落。

鄭添德說:「像小林村死了將近五百人,活下來的人歷經遷村,再加上甲仙周遭的村子又遷到大愛永久屋一千多人,甲仙本來就是個小鎮,沒什麼人,遷那麼多人、死那麼多人,根本像死城一樣!直到現在,南橫公路又還沒修好通車,唉!」他在甲仙經營山產店,原本生意興隆,但莫拉克颱風之後,遊客驟減,只好改賣牛排,做當地人生意。

南橫三星甲仙形象商圈理事長陳敬忠,人稱「阿忠」,面對災難十年後甲仙的挑戰,他認為甲仙人要認清現實,回頭看原本的甲仙到底擁有的是什麼。「我們以前靠大自然給我們帶來資源,賺了一些錢,當時大家經濟都不錯,但是歷經南橫不通、卡玫基颱風,再來是八八風災,是不是要想一想、看一看,自己還剩下什麼。」

全國最大永久屋「杉林大愛園區」課輔班 孩子們重建「我眼所見即是天地」

莫拉克颱風後兩年內,慈善單位與宗教團體,陸續在三十九處基地上,興建3300間的永久屋,其中最大的基地,位於高雄市杉林區的大愛園區,一共有1002間永久屋。

就業不易是永久屋居民最頭痛的問題,當大人必須長期外出工作,孩子的照顧怎麼辦?杉林大愛有個八八腳落課輔班,孩子在這裡上課、寫作業,也要學會自己煮東西吃。

課輔班老師陳麗惠說:「在這裡就業滿困難的,所以居民大部分還是回到山上去種植農作物,小孩子就會丟著,跟家庭比較脫離啊!剛開始的時候,我想說你沒飯吃,有時候星期六、星期天到我家去吃飯,後來想想不對,一直供應他們吃飯,不是長久之計,對孩子也不好,所以我開始想,該如何培養孩子自主也自煮的能力。」

陳麗惠是高雄市杉林區集來人,孩子稱她為麗麗老師。二十年前她住在台中時,遇到九二一大地震,地震後回到集來,又遇到八八風災,現在的她也住在永久屋,為需要被照顧的孩子打造第二個家。

陪伴孩子成長不容易,面對這艱鉅又幸福的任務,麗麗老師也曾經因為身體撐不住而想要放棄。「(民國)107年底,我身體真的負荷不了,曾經想要放棄,可是有一個晚上,一個孩子哭著跑來找我,說阿媽打她。就在那時候,我又燃起了要照顧孩子的希望!」

課輔班的班規洋洋灑灑,貼在牆壁上,全是基本的生活規矩。除了上課之外,每個星期六早上,孩子們也要練習服務社區。師生一起做資源回收,所得收入分成三等份,1/3是課輔班基金、1/3是小朋友零用金、最後的1/3要回饋社會。

課輔班的孩子都有夢想,雅蓁想當美髮師、家榮想做廚師、博硯想成為一名專業的棒球選手。博硯穿著一件衣服,上面有句源自布農族的座右銘,他說:「這句話是我們巴楠花部落小學六年級畢業的時候,去爬嘉明湖,老師建議我們做一件校服,然後就有人提議這個『我眼所見就是我的天地』。那個天地不等於你所看到的那個土地,天地是學習跟經驗的意思,就是我看到的一切,我都可以學習,都值得我們學習。」

努力重建生活 旗山溪洲以老顧老 那瑪夏南沙魯共煮共食

2009年8月10日,旗山溪的水退了,才看得到園子裡的香蕉樹。台灣曾是香蕉王國,高雄市旗山區的溪洲,是王國裡最富庶的地方,因為千百年來的氾濫,沖出了肥沃的平原。

可是,莫拉克颱風造成社區淹水達210公分,嚇壞了習慣淹水的溪洲人。幸好在颱風來之前,溪洲南新社區已經發展出「老人照顧老人」的共老模式,及時在八八風災後發揮重建功能。

南新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徐林素卿解釋,「我們在民國93年,開始推動關懷據點的工作,像是92歲的班長陳柯緣阿媽,負責幫學員點名,林郭準阿媽從93年開始洗米到現在,而我今年剛好滿65歲,是這裡的主管。」

社區長輩們每天早上七點半,到活動中心集合,先打不倒翁熱身,再跳毛巾操鍛鍊筋骨,用蒼蠅拍互打氣球,也是遊戲的一部分。徐林素卿馬上指著104歲的阿媽說:「這個阿媽,事實上是在莫拉克颱風前一年,手已經舉不高了,但是你想想看,98年到現在已經十年了,她到現在幾乎沒有退化!」

旗山溪支流那托爾溪山洪暴發,帶來巨大土石流,也在莫拉克颱風期間重創高雄市那瑪夏區南沙魯部落。八八風災後,南沙魯大部分居民,幾乎都放棄原居所,遷到杉林大愛永久屋。林春福的家人和少數族人不願下山,選擇留在部落一起生活。部落人少,共煮共食方便又能凝聚情感,負責煮的是林春福的媽媽,已經煮到第十年。

隔天清晨,菜車開進南沙魯,為寧靜的部落拉開一天的序幕。三十出頭的林春福,是老獵人,也是新農民,三年前他和族人合作種龍鬚菜,為部落創造新產業。他固定請四個部落婦女採收龍鬚菜,她們雙手齊發,速度非常快。

四個家庭種不到三甲,看似規模很小,卻能支撐留在南沙魯的族人,最基本的生活開銷,也讓林春福可以安心在部落生活。

留在阿禮部落 生態旅遊與林下養蜂創造生機

位於屏東縣霧台鄉,台24線最深處,高屏溪上游隘寮北溪畔的阿禮部落,在莫拉克颱風後,交通全斷。部落唯一的聯外道路台24線,當時被族人調侃是,只有山羊和猴子才能走的路。地質不穩定的因素,使得現在的台24線,還在修補中。不過,跟道路比起來,人的重建似乎好很多。

攝影/李慧宜

7月15日這天,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在阿禮部落,舉辦一場林下養蜂觀摩會,附近神山、大武部落的人,都來參觀包泰德、古秀慧的養蜂場。

颱風後留在阿禮的泰德和秀慧,十年來持續推動生態旅遊,2018年5月,在屏科大的協助下,開始投入林下經濟的養蜂事業。屏科大森林系教授陳美惠說:「在森林裡要找到一個生產項目,又比較有經濟的可能性,我想蜂蜜是很好的選擇,因為台灣蜂蜜的需求量滿大的,我們的生產遠遠不足,所以這是山村部落在兼顧森林生態保育下,可以創造的經濟機會。」

攝影/李慧宜

一個蜂箱大概有四到五萬隻蜜蜂,包泰德、古秀慧共有十二個蜂箱,一年兩個月過去,他們已經學會照顧蜜蜂。養蜂是項專業工作,為了陪伴部落發展養蜂,屏科大特地成立養蜂小組與養蜂場,整合業界的技術與觀念,無償提供給部落學習。

屏東縣霧台鄉是台灣西魯凱族人口最多的原鄉,可是八個部落,有四個遷到山下的永久屋,族群延續因為八八風災面臨嚴峻挑戰。

入夜後,包泰德、古秀慧利用零碎時間,用陶土捏塑出阿禮部落周遭的群山。用手指「造山」,既能讓內心沉靜,也是以後訪談耆老、留下部落故事的重要工具。四周一片寂靜,只有一盞燈光,留下來的人試圖重建山的形狀、水的流向,他們期勉自己,能記錄下西魯凱族人的遷徙與勇氣。

年輕勢力投入災後重建 為高屏溪流域帶來新能量

2014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委員會」卸牌,象徵政府完成重建的階段性任務。同年9月1日,高雄災區的民間社團,共同組成一個「小鄉社造志業聯盟」,持續第一線重建工作。小鄉社造志業聯盟總幹事陳昭宏說:「重建區是農村,相對而言比較脆弱,所以遇到災難,傷害就會更嚴重!我覺得回頭去看,就是在面對這些事情,如何讓在地更有力量,是最重要的!」

小鄉社造志業聯盟的發展基礎,是高雄旗美社大莫拉克重建站對災區的服務經驗。最特別的是一股年輕勢力勇於承擔重建的任務。在旗山溪洲南新社區,可以看到小鄉社造陪伴社區,推動老人安養的身影,杉林大愛八八腳落課輔班的攝影課,也能看到他們推動的「120公分的角度」攝影計畫。

災區產業振興的工作,小鄉社造更是全力投入,7月6日這天,他們與高雄市六龜區新發地區的山茶茶農第二代,合作舉辦一場文化體驗。小鄉社造專員葉晏慈說:「在這邊工作久了就會發現,其實資源非常豐富,因為靠山,是我們所謂的里山生態,然後有很豐富的自然資源,還有很長久累積的人文歷史。」

其實,如果沒有莫拉克颱風,山村、農村的問題依舊存在,高齡化、隔代教養、產業重振,樣樣都是考驗,在八八風災之後,小鄉社造的年輕人,義無反顧投入重建,對台灣社會是一種重要宣示。

攝影/李慧宜

十年變遷 自然與人的改變 在地才能長出重建力量

十年前的張淑菁,是在泡沫紅茶店打工的年輕媽媽,如今的她,是一個專業社區工作者。在莫拉克颱風十周年前夕,她帶著兩個孩子,重回當年躲避堰塞湖潰堤的樓頂,臉上充滿感恩與自信。

沿著旗山溪畔的老路,王民亮開車回到小林村原址,為祖父和父母依序獻上小花。小林村紀念公園的一張長椅,代表一個罹難的家庭,坐在屬於自家的椅子上,王民亮不再只是一個人,他擁有舞團、日光小林社區,更擁有面對一切挑戰的勇氣。

荖濃溪畔的大智瀑布,在風災時嚴重崩塌,十年後已經長出青草與小樹;而被獻肚山土石流掩埋的小林聚落,現在已是年輕的次生森林,唯一可以辨認的,是沒有被沖毀的那棟矮房子。

十年了,復原過程步步艱辛,杉林大愛的孩子用學習重建新天地,倖存的小林村人,用唱歌來撫慰人心,只要細細回想,往日時光其實就在眼前。

集數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