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宜

地震後平行世界|台南楠西百果之鄉的重建挑戰

2025-03-01

2025年1月21日0時17分,在寒流來襲的深夜裡,發生規模6.4的地震,台南市楠西區,是最嚴重災區。

水雉與野蓮的故事,在美濃|牠們正豐富著濕地的生物多樣性

2024-08-18

水雉是一種水鳥、野蓮是一種水生植物。這兩種生物都在美濃湖生活,也正面臨消失危機,如何才能絕處逢生,故事正要開始...

不只水雉回家|美濃湖溼地復育二三事

2021-11-01

平靜的水面上,一條小蛇慢慢游過,一群高蹺鴴低空飛行,這裡是美濃湖,面積21公頃,是高雄市第二大人工湖。跟著黃淑玫的腳步走向美濃湖,可以看到土堤上的黃頭鷺正在晾翅,遠方也有高蹺鴴在覓食。「我們最近發現高蹺鴴在挖洞,也有交尾,好像要留美了!留美濃了!」黃淑玫以興奮的口氣說。

那瑪夏的星星菜園|照亮返鄉青年的路

2021-07-19

聽說很久以前,高雄市的那瑪夏區,是個螢火蟲滿天飛舞的地方。因為硬體開發與農業開墾,那瑪夏的螢況早已不如從前,不過,近年農民發現,如果不用農藥、減少翻耕,農業也能與螢火蟲共榮共存。

山火不絕│是天災還是人禍?

2021-04-19

剛過兒童節和清明節連假,4月6日是上課的第一天。農委會林務局屏東林管處派出森林消防車,到高雄市瑞豐國小演練,如果發生森林火災,森林護管員,要如何滅火。  

惡地之村馬頭山|集眾人之力護家園

2020-07-13

2020年6月21日星期天,正值盛夏,太陽早早就爬上山頭。位於高雄市台28線旁的馬頭山腳下,出現了一群婆婆媽媽,他們有人炒料、有人包餡,所有人忙得不亦樂乎!大家要共同完成的,是在地的傳統美食草仔粿。草仔粿的餡料由竹筍、絞肉、花生粉、紅蔥頭,和芹菜混合拌炒,就像一個社區由許多不同的人組合而成,各有專長又合作無間。  

上山轉大人|一場不一樣的畢業旅行

2020-06-01

雖然是遺世獨立的特偏小學,但是高雄市六龜區的新發國小得天獨厚,學校的27位學生,與大山為鄰、大河為伍,深受大自然眷顧。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威脅下,因為只有六個畢業生,群聚風險低,畢業旅行也不用被取消。  

游牧農族:找尋良田的農夫們

2020-05-25

李浚源,外號「鳳梨源」,務農年資11年,身為農夫,他很驕傲;林曉佑,下定決心要成為專業農民,他善待土地細心貼心、不疾不徐。可是,這兩個青年農夫很無奈,因為想跟大自然談戀愛的他們,卻總是找不到一片可以永遠收留他們的土地。  

大樹下的黑手農民|高雄旗美社大的農機維修班

2020-05-18

在大樹下上課 每個星期二早上九點,是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的「農機維修班」時間。當地老字號曾氏碾米廠大門前,一棵大葉欖仁樹下,聚集著一群一群農民,他們放下鋤頭、或坐或蹲,專心修農機。其中一位滿頭白髮、年近八十的老人家,容光煥發、精神抖擻,穿著一身專業的橘色工人裝,他就是這門課的老師陳光輝。 原本在屏東科技大學生物機電系任教,退休後的陳光輝反而更忙,現在已經是南部各社大爭相競邀的熱門講師。...

【島在現場】高雄大林近七年百萬噸爐碴處理終現曙光|2020.3.26

2020-03-26

高雄市旗山區大林里的「中鋼轉爐石掩埋農地」爭議,造成農村環境污染威脅,令當地居民人心惶惶。從2013年5月起到現在,已經延宕了6年11個月都沒有解決。終於,高雄市環保局在3月12日,審查通過掩埋業者萬大材料科技公司提出的清理計畫書,預計四月初將開始執行調查與清運工作。 這起全國矚目的轉爐石掩埋農地風波,因此露出一絲曙光。 五個必須負責清理轉爐石等廢棄物的相關人士或單位(黃胤鴒、戴文慶、建發公司...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