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李慧宜
照亮歸山路|山村木梓的故事
高雄市杉林區有一個木梓里,地名很美,但名不見經傳,明明離街區很近,只有短短七公里,不過卻讓人覺得很遙遠。小鄉社造志業聯盟專員劉美辰解釋,木梓就在台29線旁邊,只是大家都直接開車到甲仙、那瑪夏,木梓通常只是一個「被經過」的小村子。
【廢棄物管理】爐碴噩夢何時了|高雄旗山居民的盼望
從空中鳥瞰,位於高雄市旗山區大林里,一片形狀有如菜刀的田區,面積約有七公頃。這處田區在2006年曾被盜採砂石,後來在2013年5月到2014年6月間,被地主也是建發營造負責人黃姓業者,和萬大材料科技的戴姓業者,回填了一百萬噸來自中鋼的爐石。
燃燒的未來|氣候變遷下台灣該怎麼辦?
2019年5月,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飆破415ppm,是人類在地球出現以來的最高紀錄。氣候變遷受害的是年輕人的未來,9月20日,全世界約150個國家的學生、上班族,響應瑞典少女桑柏格的號召,發起罷工、罷課,呼籲各國政府立即採取行動。台灣的碳排放在全世界排名第22,排放量相當可觀,面對全世界新生代發起的氣候運動,政府、企業與民眾又該如何面對,積極減碳?
莫拉克十年系列報導-我眼所見即是天地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暴雨切割高聳的山巒、河流吞沒田園和村莊,高雄市甲仙區的小林村,頃刻之間化為烏有。十年過去如一日,靜靜的群山依舊矗立,河流走回舊河道,回憶裡的家園沒有消失,人們從災難中,找到重生的力量…
大口呼吸多幸福|文府國小追查東南水泥空污證據
每天早上七點到七點半,是小學生的到校時間,不過文府國小的學生比較不一樣,他們走進學校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查清楚,今天的空氣好不好。看不到、摸不到,空氣不太被人們注意,可是空氣的好壞,在文府國小是件大事。
外環道的迷思|新竹關西外環道開路爭議
2012年8月26日,一向純樸安靜的關西鎮,響起了陣陣汽笛、鑼鼓和口號聲。三、四百人的遊行隊伍,人數不多,不過氣勢不小,無論男女老幼,大家精神飽滿、神采奕奕。這是因為,參加遊行的關西居民,不希望新竹縣政府沿著關西的母親之河-鳳山溪,興建一條長3.4公里、寬30米的外環道路。遊行隊伍走到關西國小前,大家停下來往下望,耳邊蟬聲大鳴、眼前一片稻浪,這裡是關西的穀倉,也是未來可能會興建外環道路的鳳山溪河谷平原…
小島‧大金門|金門大橋帶給金門的會是什麼?
金門大橋,一座喊了近20年的選舉橋,只要選舉一到,候選人個個高喊要蓋大橋,可是選舉一過,就再也沒人提起這座橋。不過,去年年中,金門大橋終於開工,一波波金門區域發展的討論,也浮上檯面,金門人期盼的大橋,可以有多少幫助?金門地區的未來,又與這座橋,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