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No name」相關文章
翻轉都市廚餘!從廢棄物到大地黑金
都市生活中,每天都有大量廚餘被丟棄,這些剩菜果皮,有些回收進入廚餘處理廠,有些被送進焚化爐,台灣各地出現不同的廚餘處理方式,將「廢棄物」變成「黑金」。
【島在現場 】重大污染場址RCA的下一哩路?|2025.02.26
RCA(美國無線電公司)1969年來到桃園設廠,營運期間長期違法傾倒含有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的有機溶劑,導致地下水遭到嚴重汙染,汙染甚至擴散到廠區外。2002年,桃園縣政府將RCA桃園廠公告為地下水汙染整治場址,此後廠商歷經多年都無法整治完成,多次提出整治變更計畫,第四次整治變更計畫將於2025年7月20日到期。 2002年,桃園縣政府將RCA桃園廠公告為地下水汙染整治場址,...
【島在現場】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四接)通過環評|2025.2.26
環境部在今日(2/26)上午,第28次環評大會審查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四接)案,原定在早上十點開始進行會議,因現場抗議及爭議不斷,延至中午召開,最後在下午四點半左右,決議本案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查。
四接是什麼?協和電廠更新改建、四接填海方案變遷及爭議
台電計畫將原定除役的基隆協和燃油發電廠,更新改建為燃氣發電廠,為了接收氣源,在鄰近電廠的外木山海域,填海造陸設置第四天然氣接收站,也就是俗稱的四接,這項計畫對當地海洋生態、港埠安全、航運以及環評程序等,引發哪些爭議...
【島在現場】台南首見台灣糖漏窯業文化遺址|2025.02.22
在台南市關廟區,因開路工程而意外挖到疑似清代製糖的文化遺址,經學者開挖探勘,認為是目前全台首見的清代瓦漏窯(糖漏窯)遺址,文史學者認為這是台灣糖業發展史的重要發現。
記憶‧煤鄉|台灣煤業歷史如何保存?
煤礦,曾經是台灣重要的自產能源,礦坑停止開採後,極少數遺留的生產設施,如今成為珍貴的產業文化資產,隨著時代變遷,老礦工不斷凋零,未來這段黑金歲月的歷史,又該由誰訴說...
【島在現場】高雄白埔產業園區通過環評|2025.02.19
高雄市政府計畫設置面積約88公頃的白埔產業園區,歷經兩次專案小組初審,2025年2月19日下午進入第27次環評大會審查,護樹團體認為開發面積過大,恐影響滯洪及生態功能,最後大會做出決議,加上環評委員建議事項,通過此開發案。
【島在現場】農業部提出農業用地變更光電生態指引草案|2025.02.19
農業部近期提出「審查農業用地變更作太陽光電設施使用涉及生態檢視指引」草案,提供光電業者在選址時,能夠自行進行初步生態評估,並且在開發、營運過程中,融入生態保育觀念。
【島在現場】台南楠西災後重建|2025.02.19
0121嘉義大埔地震即將滿月,在這場地震中受災的居民,住所仍是一大問題,有的開始修復住家,也有的找不到適當的安置場所,只能選擇繼續住在帳篷;此外,震後重建需要修補的不只是建物本身,台南楠西是重要的農產基地,要如何重振農村農業,也是重要課題。
【島在現場】新竹東茂智慧園區開發案說明會|2025.02.17
新竹縣東茂智慧產業園區開發案,昨日(2/17)在新竹縣峨眉鄉中盛村和寶山鄉油田村各舉辦一場環評前的說明會,與會民眾表達對開發案的相關疑慮,並要求應與周邊開發案一起送環境部環評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