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name」相關文章
【島在現場】櫻花鉤吻鮭首次搭飛機|2025.09.04
昨天上午有場很不一樣的專機任務。 九月四日上午,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首次和民間航空公司合作,將240尾體長16公分的櫻花鉤吻鮭運送到司界蘭溪上游,進行放流。 2025年櫻花鉤吻鮭放流地圖。 圖片來源/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雪霸處表示以往放流都仰賴人力步行背負六小時,透過專機可節省大量時間和人力。而為了確保這次任務順利,經過一年實地調查和兩次空中勘查,確認溪流棲息地和航行路線的安全,...
【島在現場】高雄美濃再現盜挖大峽谷|2025.08.31 
日前高雄檢警破獲高雄美濃遭盜挖砂石非法填埋,不法集團在美濃一帶四處盜挖農地或國有地土石,再回填建築廢棄物,不法獲利超過3億,目前涉案人員,多人被聲請羈押,現場並查扣犯罪機具。
孩子玩耍怕燙傷中暑!高溫下的兒童遊戲場如何應變?
連日烈日曝曬,不少家長不敢帶孩子到遊戲場玩耍,尤其當設施材質容易吸熱又缺乏遮蔭,更可能成為熱傷害的危險區域。面對越來越炎熱的氣候條件,如何打造降溫的兒童遊戲場成為新的考驗。
極危植物海米生存戰:一場跨界合作的保育行動
新北市貢寮區的龍門沙灘,綿延北海岸三公里,在這片黃金沙灘上,有個不起眼的植物,正面臨生存危機,全台灣本島更只有在這裡出現,它就是《2017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中,被列為國家極危植物的「海米」。
【島在現場】仁里遺址考古計畫|揭開北臺灣史前的跨海交流網絡
新北市貢寮區的仁里遺址,距離澳底國小僅五百公尺,鄰近仁和宮媽祖廟。這處遺址最早於1962年由學者盛清沂調查發現,1997年首次試掘,確認屬於十三行文化晚期的聚落遺跡,年代約在距今850至400年間。2025年再度展開考古計畫,希望藉由新一輪發掘,重建北台灣在史前與原史時期的歷史圖像。 仁里遺址位置與系統探坑分布圖。 資料來源/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 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的仁里遺址...
丹娜絲後續》光電板回收潮,台灣準備好了嗎?
丹娜絲颱風的強風來襲,吹掀不少太陽能光電板,產生大量光電板廢棄物,也加快了台灣光電板回收潮的出現時程,這些光電廢棄物可以回收嗎?怎麼做呢?我們現有的回收量和技術能有辦法解決嗎?
丹娜絲後續》從風工程角度來解讀水面光電板受損原因|ft.中華民國風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朱佳仁|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
丹娜絲颱風過後多日,帶來的強風教訓,到今日仍餘波盪漾。其中光電板和屋頂,到底能不能承受強風威脅?還需要哪些配套?根據內政部頒布的《建築物耐風設計規範及解說》,各地的耐風設計標準是如何制定出來的?這次丹娜絲颱風的風速,是否有超過耐風設計規範的設計風速呢?而目前國內關於太陽光電設施的耐風設計的依據是什麼?是否有涵蓋全部的光電設計形式? 這次受到風災損壞最為嚴重的光電設施,主要是水面型光電(...
【島在現場】台東大武反風機|2025.08.12
台亞風能公司計畫在台東海岸推動「東風陸域風力發電計畫」,將會在太麻里、大武及達仁設置33座陸域風機。 資料來源/東風陸域風力發電計畫_開發行為上網公告資料附件 今天(12日)晚間,業者在大武鄉綜合活動中心舉辦「東風陸域風力發電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編擬階段公開會議,遭到大武居民以及各地聲援人士的反彈。  南迴反風電自救會召集人潘美緣表示,風機案一開始,從中央民代到地方居民都高度反對,...
【島上檔案】台灣為何會曾經被貼上非法輸出廢棄物國家的惡名呢?|沒人敢收的汞污泥
1998年12月,台灣,福爾摩沙成為國際焦點,但並不是因為我們得了金牌,而是一件跨國環境污染事件。 這個污染事件,不僅引發柬埔寨西哈努克市逃亡潮,也讓台灣接二連三挖出廢棄物非法棄置的問題,我們的島推出的新系列單元「島上檔案」,這次要帶大家回顧當年台灣非法輸出有害廢棄物的事件始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