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No name」相關文章
當樹木不得不搬家|如何友善對待樹木?
北科大校內因為工程要移植一百多棵樹,移植前三個月就開始進行斷根,下方保留足夠大小的土球。怪手開挖出土球的界線之後,靠人力將樹木的根系一一剪斷,接著在土球四周,圍上可以透氣的材質,再依照不同的樹種覆上適合的介質土。在斷根、養根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天天到現場澆水,觀察樹的狀況。 若因公共工程不得已要移植 須做好萬全準備 北科大校內因為工程要移植一百多棵樹,在移植前的三個月,就開始進行前置作業。...
城中樹~命不由己|如何讓人與樹 都能在都市裡好好存活?
每年3月,各地方政府或團體常常舉辦植樹活動,然而,種樹容易,真正要養護一棵樹,卻需要對樹有更多的了解。放眼望去,城市裡的樹常因為被不當對待,變得枯損衰敗,久而久之成了危樹,或者因為各種工程,被粗暴移除、移植。究竟該如何規劃,人和樹才能在城市裡好好存活?
裸露的鋼筋,重建海砂屋的難題:從天母案例說起
1980年代經濟起飛,民間與公共建設的需求增多,因為河砂不足,建商摻入海砂做為建築材料,卻不知道混凝土內氯離子含量超過,會形成有結構安全疑慮的海砂屋。容易有壁癌、天花板掉落、鋼筋裸露的情況,雖然發現問題後,政府開始禁用海砂,不過全台各地已經出現大量海砂屋。
【島在現場】黎明幼兒園阻法院入內測量|2025.03.12
台中市黎明幼兒園園長林金連因不願加入自辦市地重劃,與重劃會展開訴訟多年。3月12日法官和地主來到黎明幼兒園要進行測量工作,許多反迫遷團體也趕至現場聲援抗爭。
【島在現場】文化界發起搶救新竹高商老宿舍|2025.03.11
國立新竹高商有七棟日式教師宿舍群,原本被新竹市文化局列冊追蹤,等待文資審議。2024年底新竹市文化局進行聚落建築群登錄的文資審議,決議保留一棟建物繼續列冊追蹤,其餘六棟建物因不被認為具有歷史文化價值而解除列冊,於是校方計畫拆除,興建新校舍使用。
【島在現場】新竹球場開挖出大量廢棄物|2025.03.11
新竹市立棒球場挖出大量建築廢棄物後,遭到外界稱為「球場大秘寶」,3月11日各黨市議員前往球場進行考察會勘,釐清問題的根源。
【島在現場】社子島公聽會爆衝突|2025.03.11
社子開發案再起風波!台北市政府今天上午舉辦「社子島地區區段徵收事業計畫公聽會」 ,反對人士認為區段徵收違憲,在公聽會場內高喊「程序問題,會議無效」,現場爆發激烈衝突 。
鹿與森林|墾丁梅花鹿復育的下半場
台灣南端恆春鎮社頂附近,有一處高位珊瑚礁保留區,這裡原是一片孕育豐富生命的森林。但數十年前,墾丁國家公園開始梅花鹿復育計畫,到2024年已有3600隻的族群規模,並持續成長。然而隨著鹿群壯大,這裡的森林開始產生變化......
員林青年的愛鄉選擇|你用什麼方式紀錄家鄉?
你會怎樣紀錄你的家鄉呢?有一群年輕人正在用創新方式為彰化員林注入新活力。開設書店、活化歷史建築,錄製Podcast或是利用社群媒體,要將家鄉故事傳遞出去......
三接工程是否毀藻礁生態?環團盼透過第三方公正單位釐清爭點
中油在桃園觀塘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即將在三月底測試運轉。長期關注藻礁的藻礁公投推動聯盟,近年來觀察到三接棧橋橋墩及沉箱直接在藻礁上施作,造成礁體受損,而施工所帶來的淤泥和淤沙,也對藻礁生態造成嚴重衝擊。而中油則認為施工對藻礁沒有傷害,3月3日在立委的協助下,召開藻礁保育策進協調會,雙方展開對話,企圖釐清爭點。
【島在現場】世豐電廠第二次環差報告,初審會建議應重辦環評|2025.03.05
歷時二十多年的世豐水力電廠開發案,昨日(3/4)於環境部召開第二次環差初審會,由於水文、生態、地質安全等諸多疑慮未釐清,主席三度提醒開發單位應具體回應。最後專案小組決議此案應就變更內容重辦環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