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卡故事】認識非洲豬瘟

整理/製圖

這場疑似非洲豬瘟的案例,讓全國養豬產業繃緊神經,究竟非洲豬瘟是什麼?台灣以前有非洲豬瘟嗎?一起來認識這個讓人提心吊膽的動物傳染病。

想收到最新推播,加入我們的島line社群

非洲豬瘟什麼時候出現的?

非洲豬瘟1921年首次在非洲肯亞發現,研判是從野豬傳到家豬,再從非洲傳到歐洲、南美洲、俄羅斯等地。(補充資料:國際疫情地圖看這裡 )

2018年8月在中國遼寧出現非洲豬瘟案例,這也是亞洲第一起,同年年底金門本島漂來一隻來自中國的豬屍,2019年1月初驗出這隻豬屍含有非洲豬瘟病毒基因,台灣自此嚴加戒備,提高防疫規格。

延伸閱讀》金門防疫最前線|非洲豬瘟靠近前線

非洲豬瘟和傳統豬瘟不一樣?

非洲豬瘟是由病毒引起的高度傳染性疾病,與傳統豬瘟不同,傳統豬瘟是RNA病毒的黃病毒科;非洲豬瘟則是由DNA病毒的非洲豬瘟類病毒科。

非洲豬瘟病毒抗酸鹼能力強,室溫中可以在糞便中存活11天,沒有洗乾淨的豬舍、豬欄至少可存活一個月,在部分的豬肉產品甚至可存活超過140天,目前沒有藥物跟疫苗可以使用。一旦感染到非洲豬瘟強毒株的豬隻,致死率更是百分之百。

非洲豬隻的傳染途徑

許多人擔心是否會傳染給人,非洲豬瘟並非人畜共通的傳染病,因此不會感染到人,病豬會透過血液、體液直接傳播給其他豬隻,或是病豬被製成食物或是遭病豬血液污染的器具間接傳播。由於非洲豬瘟的病毒很頑強,即便是加工肉製品都能存活,像是廚餘、豬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人員接觸、車輛運輸、壁蝨等,都能成為傳染途徑之一。

非洲豬瘟大事記

1921年 在非洲肯亞發現非洲豬瘟病毒
2018年8月3日 中國爆發首起非洲豬瘟疫情
2018年8月27日 農委會宣布暫停廚餘餵豬一個月
2018年12月18日 成立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
2018年12月31日 金門海岸發現一頭海漂豬屍
2019年1月3日 首次在金門海漂豬屍驗出非洲豬瘟病毒基因
2019年12月3日 通過《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修正案
2019年7月 修法規定運送豬隻及屠體車輛須加裝GPS
2025年5月底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認證台灣為亞洲唯一豬瘟、口蹄疫、非洲豬瘟三大豬病非疫國
2025年10月21日 農業部召開記者會,國內養豬場發生疑似非洲豬瘟案例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