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板鼓是離島馬祖獨特的地方樂曲,馬祖人數百年保存著它,成為這座海上列嶼,悠久歷史的證明。歷史的樂聲依然響亮,但是馬祖卻在開發的洪流中,遺忘鄉土的美麗。在南竿清水澳的建設中,馬祖僅有的一塊濕地將被填平,生態面臨浩劫,一旦失去珍貴的自然特色,馬祖未來如何長久?
在馬祖南竿清水澳的濕地上,一位船主用力拉著小船,因為整塊濕地將被填平,再不把船移走,將會被巨大的廢土埋沒。小船能夠移開,但是生態卻無法搬遷,廢土即將填掉的區域,就是馬祖唯一僅有的濕地,在馬祖四鄉五島中,很難再找出這樣的環境。
在早期,清水澳濕地是馬祖重要的漁船避風港,周遭海域有著豐富的漁業資源。船主李先生表示,以前這裡有很多魚,還有紅蟳,但是大陸漁船濫捕之後,漁業就沒落了。
遠眺馬祖列嶼,各座島嶼都是岩石構成,絕大多數的海岸線,幾乎都是垂直入海,因此澳口成為居民能夠接近到海的地方,村莊也多半緊臨著澳口發展。灘地在馬祖極為少見,列嶼中除了北竿、東莒有大面積的沙灘外,南竿的沙灘多半是澳口前的小小一塊,像風景優美的津沙、鐵板等地,沙灘成為難得一見的景觀。
南竿的清水澳溼地,在馬祖列嶼中有相當的特殊性,除了它是沙灘型的澳口外,少見的泥灘地形,讓有機生物能夠在泥灘地生存,也提供鳥類、蟹類足夠的食物。多數馬祖人對清水澳濕地存疑,認為那只是一塊灘地,但是根據實際的漲退潮記錄,清水澳濕地符合國際對濕地的定義,水體深度在潮位時,不深過6公尺,並有水生植物生長的地區。
清水澳濕地成為馬祖少見而重要的生態環境,但是卻在開發案中,成為被犧牲的區域。連江縣政府預定由福澳港沿著海岸線,開闢一條新的景觀道路到清水澳,計劃拆除澳口旁一座廢棄營房,做為道路使用,並且將清水澳濕地做為廢土的棄置場。在工程開發中,濕地的重要性尚未評估,但是像山一樣高的廢土,卻早已一車車倒入濕地之中。
緊臨清水澳的清水社區,世代與澳口相依,他們對於填掉濕地,也分成兩派意見,有人想填掉濕地蓋上公園、停車場,讓居民有活動空間﹔但是有人希望保留生態,成為一個濕地教育園區。
其實如果是為了真正的需要,開發有其必要性,但是重覆和損耗性的開發,其實無助發展,反而破壞生態。從清水社區上方,可以看見整個工程的全貌,原來福澳通往清水社區,就已經存在一條主要道路,現今又開挖海岸興建新路,而為了興建公園、停車場,計畫填平清水澳,卻不顧社區上方早就有一個停車場,停車場內更是閒置,空蕩蕩的。
馬祖人遺忘了故土,但是外地人知道它的珍貴,專攻蟹類研究的施教授,已經在馬祖地區發現珍貴的螃蟹品種,他懷疑清水澳濕地上,也可能存有特殊的蟹類。透過影像資料,施教授確認清水澳濕地的招潮蟹,具有高度的生物代表意義,象徵一個族群的生存邊界。對於一位螃蟹研究的生態學者,清水澳的消失,如同生態棲地的嚴重破壞,他希望這塊濕地能夠被保留下來。
清水澳濕地的珍貴,凝聚清水社區年輕人的共識,他們結合荒野協會的跨海相助,在一場協調會上,讓事情開始有了轉機。縣政府允諾停工,濕地現出一線生機,不過對清水居民而言,他們不是要一個只停工、不規劃的雜亂濕地,而是希望能有一座美麗的濕地公園。但是事情並不如表面的單純,在縣府公開允諾停工決議後,私底下卻加速倒土,在停工決議之後,填土面積只有增加、沒有減少,讓縣府的誠信倍受考驗。
清水澳濕地的危機依然存在!清水澳濕地的消失,對於生態來說是生物棲地的滅絕,對於馬祖人,是讓一車車廢土阻斷一個具有觀光教育價值的未來。馬祖的聞名,除了早期是神秘的軍事前線外,在解除軍管之後,幾乎都是因為生態的保存良好,而登上國際媒體。尤其鳳頭燕鷗的發現,和東莒花蛤的名聲,更讓馬祖成為聞名國際的生態聖地。
板鼓依舊響著,那是馬祖最原始的聲音,但是開發思維下的機械轟隆聲,淹沒了板鼓聲響,也讓馬祖最後的濕地,即將走入歷史的盡頭,對於擁有自然美景的馬祖人,失去的不是一片濕地,而是子孫安居的未來。
側記|
馬祖的生態危害,竟然是金門的社團組織相告,這種跨海義助、離島相挺的精神讓人感動,在出發前看著傳來的濕地照片,心想一塊海濱垃圾場,還能留有什麼生態,結果到了濕地現場一看,竟然是生機勃勃的生物樂園,但是廢土危機也迫在眉睫。
地方政府錢太多,民間太窮,一直是離島發展的問題。鉅額的離島建設基金,讓離島地方政府四處開發,破壞離島最美麗的自然生態,而民間太窮,讓離島居民流失或忙碌於生計,很難多點關心自己的生活環境。馬祖清水澳濕地呈現這樣的面貌,在當地政府大肆動工之後,才發現原來未來可以有許多不同的選擇,於是我看見清水社區的年輕人,以驚醒的姿態,挺身捍衛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