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No name」關鍵字
04_核四 合適?核四重啟的探討|能源轉型轉到哪系列報導
台灣一共有三座核能電廠,六座核電機組,其中兩座機組已經除役、一座提前停機,目前只剩下三座機組在運轉,占總發電量約9%,到了2025年核三廠最後一部機組屆齡除役,台灣將正式走入非核時代。 在國際減碳的壓力下,有些擁核人士主張要把核能當成是減碳的選項,提出重啟核四公投。已經封存七年的核四該不該重啟?這個糾纏台灣近30年的議題,再度讓能源轉型之路掀起波瀾。...
05_我們真的缺電嗎?|能源轉型轉到哪系列報導
台灣真的缺電嗎?如果沒有缺電,為什麼會出現斷電呢? 工研院綠能所副所長劉志文認為,從目前的供需來看台灣並沒有缺電問題,問題出在電力調度。如果把電力供需的缺電狀況想像成道路塞車,第一種是道路太窄小,整天都塞車;第二種是平時非常通暢,但只有一兩個小時會塞車;第三種是道路發生事故,所以塞車。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必須考慮新建道路,但如果是第二、三種,與其新建道路,不如用疏導和管理方式來解決,...
06_尋找隱形能源 節能就是新電力|能源轉型轉到哪系列報導
近年台灣夏季尖峰用電不斷飆高,尖峰用電五成以上來自住商部門,主要是空調需求,台電估計氣溫每升高一度,系統負載最高可能增加50萬kW,相當於興達火力電廠一部機組的發電量,要降低尖峰負載,必須提升建築能源效率。 根據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的研究,建築外殼隔熱效果對建築節能的貢獻約占四分之一,其他四分之三都來自設備能效的改善,因此老舊空調的汰換將是當務之急。 鼓勵更換節能家電...
能源轉型轉到哪?下篇《簡介》
上週11月22日我們推出《能源轉型轉到哪_上集》,從三接與藻礁的爭議,來釐清能源議題的種種疑點,本週繼續播出《能源轉型轉到哪_下集》探討核四在能源轉型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將近三十年核四這一路走來的歷程,抽絲剝繭帶你深探問題根源,期待在公投之前能夠呈現更多元思考,大家共同努力找出台灣能源未來可行方案。
【島在現場】學者提出核四廠下方有斷層|2021.11.25
針對核四的地質安全問題,今天上午三位地質學者和環保團體召開記者會,表達重啟核四在地質科學上的疑慮。一開始就表明核四廠下方S斷層的存在並不是新事證,台電早就得知S斷層存在。 當時台電在做調查時,只限於海岸線外50公里內,所以認為只有30幾公里的斷層帶,當時台電報告中還不用"斷層"的字眼,只寫出"線型"兩字,並且將線型分成好幾段來看,因為斷層越長破壞力越大,當時審查委員就在會議中表達必須要連接起來看...
提升能源效率|電電看圖表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的建議,要達成減碳目標第一要務是提升能源效率,也就是節能。2016年政府提出新能源政策時,也將推動節能極大化、抑制電力需求成長1%列入目標。但是這幾年在提升能源效率上成效如何?是否每個部門都有達到目標呢...
是誰在用電|電電看圖表
台灣2020年總用電量2712億度,工業部門就用了一半以上,用了1506億度的電,再加上住宅及服務部門,這三大部門就用掉全台九成電力。根據 2019~2020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的電力消費占比,工業部門占全台55.6%,服務業部門占17.1%,住宅部門則占18.5%。 我們的用電量用到哪裡去呢? 2020年住宅用電量較前一年成長6%,超過往年平均值。經濟部分析,...
能源轉型轉到哪?上篇《簡介》
12月18日即將舉辦關於能源議題在內的四項公投案,但如果沒有充分的資訊和討論,公投的意義似乎也大打折扣。我們的島節目將在11月22日起連續推出能源轉型的系列報導,釐清能源議題的種種疑點,期待在公投之前呈現更多資訊,讓民眾對能源現況有更清楚的認識。
電從哪裡來?|電電看圖表
我們的電力主要來自燃煤和燃氣,兩者合計占電力來源八成以上。2016年,政府提出新能源政策,以非核、減煤、增氣、展綠作為發展方向,並訂出到2025年能源占比要達到燃煤30%、燃氣50%、再生能源20%的目標。 2020的發電結構 再生能源能否在2025年達標,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2020年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僅5.4%,未達政府原訂規劃目標值9%。主要原因是乾旱導致水力發電大幅下降。另一方面,...
【島在現場】遇見百大入侵種_海蟾蜍|2021.11.14
近日在南投草屯發現百大外來入侵種海蟾蜍的蹤跡,為了搶在族群尚未擴散前做有效控制,台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和特生中心展開行動,希望早日把海蟾蜍野外族群移除完畢。 海蟾蜍從哪來?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系楊懿如老師表示,來自中南美洲的海蟾蜍,最早是1930年代各國為了防治吃甘蔗害蟲所引進,所以又叫蔗蟾。但沒想到後續卻發現,海蟾蜍的毒性大,捕食牠的生物,往往被牠的毒性所毒死,最有名的案例就是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