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鯖鰺大挑戰|餐桌上的鯖魚、竹筴魚越來越小隻?

採訪報導

祖傳三代都在基隆和平島海域捕魚的李船長對我們說,今年出海,鯖魚和竹筴魚幾乎都掛零。究竟是什麼原因?這片海洋發生了什麼事?

「今年很不好,幾乎沒什麼魚可以抓」祖傳三代都在基隆和平島外海捕魚的李船長,在2022年2月,遇上前所未有的情況。鯖鰺漁業的重鎮宜蘭南方澳,初春時節,魚況也不好。

鯖魚與竹莢魚(鰺),是台灣沿近海最重要的漁業,年產量七到八萬公噸,產值三十到五十億元。漁業署在2013年制定了《鯖鰺漁業管理辦法》,對禁漁區與禁漁期,都有明確規範。如果海洋出了問題,現行管理辦法足以因應嗎?

來看看|鯖鰺漁業管理措施調整公聽會

鯖鰺消失是人為因素還是海洋起變化?

究竟是人為因素,還是熟悉的海,變得不尋常?基隆區漁會理事長簡建輝說,鯖魚、竹莢魚,今年跟往年差了四五倍以上。蘇澳區漁會總幹事陳春生則說,比以往少了六七成。

鯖鰺的分布,從東海、黃海、日本海到太平洋西岸都有,尤其黑潮沿線,有著豐富的鯖鰺資源。長期從事漁業研究的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呂學榮教授,認為今年的異常與黑潮有關。他說,從1980到2022年,台灣附近水域水溫明顯上升,已經超過攝氏一度多,導致黑潮入侵陸棚,讓潮境往北,魚比較不會南下。另外是比較溫熱的海水蓋在上面,魚喜歡冷的水,就會藏到比較深的地方。

海水溫度影響鯖鰺洄游,當大環境對牠們的生存不利,是不是該減輕撈捕壓力?

目前鯖鰺管理辦法規定,每年農曆12月29日到1月18日的產卵期,以及國曆6月1日至30日的小魚成長期禁漁。台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簡稱海漁基金會)執行長林愛龍建議,延長休漁期。呂學榮教授則提出總量管制的建議,因為近幾年鯖鰺的卸魚申報更加落實,有利於實施總量管制。

以往國內的卸魚申報,一直有不夠落實的問題,鯖鰺產業近年因為海洋之心生態標章的推動,在卸魚申報上有了明顯進步。南方澳與澳底的鯖魚扒網友善船隊,是第一批通過認證並取得金級海洋之心標章的船隊。

海洋之心生態標章促成了改變,但是面對大環境的挑戰,無論是延長禁漁期或進行撈捕的總量管制,如何能捕的少一點而不影響收入,提高價值是必須走的路。

消費者行動是永續漁業的關鍵

另一項挑戰是消費者的支持。海漁基金會從去年開始以講座的方式深耕地方,推廣永續海鮮的理念。告訴大家鯖魚的故事,鼓勵消費者透過購買來支持符合標章要求的船長。現場發放的「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將海產分成紅黃綠三個燈號,紅燈的魚有生存危機,建議不要食用,鯖鰺目前屬於綠燈。

鯖鰺占沿近海漁獲量的六成,從前曾有過漁現象而促使《鯖鰺漁業管理辦法》上路。根據漁業署的資料,2013年花腹鯖平均體長為29.5公分,實施禁漁期之後,2020年提升到30.2公分,花腹鯖的最大體長由40.9公分提升到43.8公分,原本呈現上升趨勢,但是在2018與2019年,數量開始下滑。呂學榮教授指出,日本韓國都有這種情形,但是中國的數據沒辦法掌握。國內捕獲量下滑會不會是境外捕撈壓力造成,沒辦法知道。

氣候變遷、污染、過漁,導致海洋資源日漸減少,鯖魚與竹莢魚今年出現異常,印證這項大趨勢的急迫。來自海洋的提醒,你也感覺到了嗎?

地點
集數
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