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引擎轟隆隆不停運轉,漁工們忙著將剛從海中捕來的新鮮鯖魚,從船艙中一批一批裝進卡車裡,準備送往市場和加工廠。
1970年代因為從日本引入台灣的漁法,二十年間讓鯖漁獲量提升四十倍,締造南方澳的繁榮年代。2007年以後,這種俗稱三腳虎的扒網船,只要十分之一的人力,捕魚效率更高,逐漸取代老舊的大型圍網船隊。漁撈技術不斷演進,鯖魚卻漸漸陷入生存危機。
在海洋大學的研究室中,學生們把每天從魚市場採集回來的鯖鰺科魚隻,分別編號,測量體長,剖開檢查內臟、生殖系統。一個月平均要測量超過四百隻魚,這是為了判定鯖魚的年紀,以及有沒有達到性成熟。
團隊調查發現,大量捕撈,讓鯖魚出現提早當媽媽的現象,漁民捕到的鯖魚也越來越小。其中花腹鯖在2004年平均體長為43公分,2013年時,已經下降到37公分。2013年2月,漁業署正式實施鯖鰺漁業管理辦法,每年6月訂為禁漁期,並規定總噸位一百以上之鯖鰺漁船,不能在離岸12浬的範圍內作業。
但是,2016年7月,禁漁期才剛結束,蘇澳外海卻接連捕撈到體長只有拇指大小的超小鯖魚,漁民和民眾紛紛產生疑慮,為什麼禁漁反而讓魚變小了?
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教授呂學榮調查發現,小體型的魚,會在漁場上面大量出現,主要是異常水溫導致,經過分析,當時台灣東北海域的水溫,比平常低一到兩度,而且有個封閉的區域,溫度特別低,造成一些小型魚洄游路徑的改變,捕獲拇指鯖魚其實是特殊的海況造成的異常現象。
其實,6月禁漁的措施,實施四年以來,確實減緩了鯖魚的生存壓力。呂學榮的團隊發現,花腹鯖的最小性成熟體長,已經從29公分上升到31公分。不過,漁民面臨的困境,並沒有因此解決。捕鯖魚已經三十年經驗的扒網船長陳正文表示,現在大尾的花腹鯖,越來越難找。
漁船一出海就要耗費油錢,工錢則是每天都要發,不管抓到的魚大還是小,所有船隊只想盡可能填滿船艙。不過每艘船都大豐收時,鯖魚拍賣價反而下跌。
捕到體型太小,沒辦法供人食用的鯖魚,會被做成魚飼料或延繩釣的魚餌,不但是漁業資源的錯置,漁民也更難捕到大隻鯖魚。
從小在南方澳長大,在地文史工作者廖大瑋,經常帶著外地來的遊客,走訪魚市場,為他們導覽。他也不斷思考,要怎麼做,才能讓鯖魚產業和依賴鯖魚維生的人們,脫離這樣的惡性循環?
廖大瑋和學者,甚至部分漁民,都建議應該在每年二、三月間的鯖魚產卵期,也實施禁漁。漁業署也打算進一步採取更嚴格的總量管制措施。
2017年9月初,漁業署再度邀集全台60組扒網漁船業者,溝通實施總量管制的可能性。不過各地區漁會、漁民立場分歧,不易形成共識,溝通進度一向緩慢。在鯖魚面臨更嚴重的生存危機前,這些更積極的管理措施,來得及上路嗎?
廖大瑋和他的哥哥廖大慶,和一群關心海洋的夥伴,決定發起一場為鯖魚請命的行動。在獨木舟教練陳嘉峰的帶領下,八位划手,在2017年6月,成功在72小時內,以兩人一組接力划行獨木舟的方式,從南方澳出發,仿效鯖魚洄游的路徑,橫渡黑潮到日本沖繩的石垣島。
未來,他們還會繼續帶著更多人,認識餐桌上的鯖魚如何來,認識滋養眾生的海洋。這場關於漁業如何更永續的討論和對話,仍然在持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