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關鍵字

回到祖先的地方

2000-09-11

八月中旬,花蓮奇美部落的青年與孩子都回到了部落,參與部落年齡階級的青年會所舉辦的文化營。這一次,部落的年輕人有個夢想要達成,他們想帶著部落的孩子跟隨著老人回到祖先的起源地-Lakasan去立碑。目的是追溯祖先的起源,並且讓部落的孩子在祖先的山林中體驗對土地的情感,並學習如何在山林間生活。這群奇美部落的族人如何教導部落的孩子,祖先在土地上生活的智慧呢?本集有深入的紀錄報導。

何處撒網捕魚去|阿美族捕魚祭的消逝

2000-09-04

捕魚祭對阿美族人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傳統,花蓮壽豐鄉水璉村的阿美族人,因為海岸被劃為海岸漁業資源保護區,得以在這片未被污染的海域捕魚;但是吉安鄉的聯合捕魚祭卻淪落到在河邊圈起人工水塘,由鄉公所出錢購買吳郭魚來舉辦捕魚祭。由於河川的污染,導致漁業資源的枯竭,以往族人記憶中的捕魚祭已不再,加上捕魚祭的觀光化,族人如何面對變調的捕魚祭?

尋根

2000-07-24

早上8:00,雙龍國小的校門口昇起了白煙,布農族小朋友高吭清脆的歌聲從教室裡傳出來,揭示著畢業典禮已經開始。一早,村子裡的老人、家長、小孩全都聚集在這所學校,老人們穿著傳統服裝坐在台階上,聊著傳統、哼著族裡的歌謠,為的是能在畢業典禮時將古老的傳統傳承下去....

在子孫的土地上

2000-07-10

日月潭南方的部落潭南,族人百年來賴以為生的森林,歷經日人與國民政府來台後的無限制的砍伐,五十年裡,森林變成檳榔樹與滿山攀爬的龍鬚菜,變形的山林在九二一之後成了光禿的破碎的土坡,昔日族人的生命之泉─好蘭溪,也在不經意的當頭乾枯了,一部潭南產業發展史,也是一頁台灣林相死亡記錄,更是台灣環境的縮影。

回到森林找頭路

2000-07-10

過去,原住民在森林裡自給自足,游耕焚墾,打獵營生。但後來有另外一批人來了,獵區變成了林場,狩獵民族變成了逐林木而居的遊牧民族,如今伐木的歲月過去,伐林變成了「造」林。這一群人,從南方的霧台出發,他們在試著在平地地人建構的整齊森林間,尋找過去族人奔馳的狂野山林。

當溪水不再流

2000-06-19

1930年代,日本人興建了一條長達十三公里半的隧道,攔截武界部落濁水溪的水。六十年後,濁水溪溪水依舊奔流,武界人說:我們已經失去了濁水溪,倒是多了一座「武界土壩」。 2000年,台電新的引水計劃在武界動工了,武界會不會又多出一座「栗栖土壩」呢?武界人很憂心,萬一溪水不再流,他們連老家也回不去了...

如是生活 如是Pnag-cah

2000-05-01

Pangcha是阿美族語『阿美族』的意思,阿美族阿公Lekar makur是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的頭目,我們跟著阿公的腳步在山林間穿梭,儘管阿公已經信奉了耶穌,但是阿公仍舊秉持著傳統獵人做法,阿公說看收穫成果之前,他都會先竹占,竹占的竹子是很重要的,阿公說要找尋不曾被跨過或是被撒尿過的竹子,也不能是被砍過再長出的,找到竹子做好準備工作後,他就開始竹占,問問Mialaw看今天設置的陷阱有沒有獵物,...

檳榔樹下的獵人

2000-05-01

雖然和日月潭只有咫尺之遙,但日月潭的水,卻無法映照出潭南的容顏。921之後的潭南部落,正在重新面對自己的位置,重新在自己的土地上,檢視部落的過去與未來。

站在勒嗨漾上

2000-03-27

「勒嗨漾」是大甲溪上游泰雅部落對於土地的呼喚,隨著昔日梨山水果黃金十年的風光,當地的族人從原始的茅草屋大躍進入現代化的華樓,結實累累的果樹除了帶來令人目炫的財富,也切割了梨山泰雅人和勒嗨漾的臍帶;原本被視為族群生命的勒嗨漾,如今卻是新台幣的代名詞。隨著進口水果的開放及可預見的WTO的衝擊,年輕人在勒嗨漾上找不到新台幣的方向,老一輩開始懷念只有地瓜和小米的勒嗨漾,而數十年來無私地創造地利、默默為泰雅人守候的勒嗨漾,是否已尋覓出她明日的方向?

三月的禮物

2000-03-13

春回大地的三月,到處充滿生機,阿美族人在黑夜中行走到海邊,拿著手電筒,在岩石上找尋蟹類及其他食物,這是海的禮物,是阿美族的珍饈。烹煮過後,在門口映著夜色喝著酒享受鮮美食物,是阿美族的簡單又純樸的生活寫照。在阿美族的生活中,上山採箭筍、溪邊撈綠藻、海裡捕魚捉蝦,用水烹煮或加鹽醃漬,都是取攫自大自然,是大自然贈與的禮物,本集呈現阿美族人如何與自然和相處之道。

築水

2000-02-21

過去,對於水資源的管理,興建大大小小的水壩是我們慣有的解決方式,為了合理水壩的正當性,相關單位總是宣稱可以為地方帶來好處,來消弭當地居民的反對,強化非當地居民對水壩的認同。然而,經過這數十年,當初的說法在住民的眼中,卻成為了謊言。

光復大路(上)|不停鏟土,倒退、前進的中橫公路 

2000-01-24

921地震後,中台灣的地貌面目全非,沿著大甲溪興建的中橫公路,路況毀損嚴重,強震後,路基流失、落石不斷,谷關段的工程人員在落石如雨下的情況,每天日夜不停地趕工。谷關工務段的段長錢伯冠在16年前即遭土石掩埋,16年後,又在12月4日遭落石擊中頭部與腰部。梨山地區的居民,平常即仰賴著中橫輸運蔬果,路不通對於這個大部分依靠蔬菜水果維生的梨山村,以及天祥一帶仰賴觀光產業維生的居民,影響甚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