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關鍵字

丹大狩獵紀事|野生動物的生存權與原住民的狩獵權

2005-01-24

去年12月15日到24日,林務局於南投縣信義鄉丹大地區進行開放狩獵試辦計畫,這項充滿實驗性的計畫推出後,不但引起部分保育團體的抗議,在原住民部落內部也引起陣陣漣漪,究竟這項計畫的來龍去脈是什麼,未來可以開展出的對話空間又在哪?

角落台北--尋找寶藏巖

2004-10-25

繁榮的公館商圈,嘈雜的人群、疾駛的車流,一轉進汀州路,卻彷彿進入另一個奇異的天地--一整片老舊的房舍,靜默地攀緣著這小小的山坡。這裡是台北市最後一塊違建聚落,是怎樣的因緣際會,讓這片違建聚落被保存下來,甚至可能成為台灣第一個藝術家與居民共生的藝術村?隱藏在角落的寶藏巖,就要訴說著台北的另一段故事......

觀星守護者|鹿林山天文台的故事

2004-09-27

一早交接班,張光祥就仔細交代阿偉和阿全,今天帶上山的物品。這裡是往鹿林山天文台車子所能行進的最後地點,接下來的蜿蜒山路全得靠他們的雙腳和背膀。

水泥蘭嶼

2004-09-13

曾經有人形容蘭嶼是被天神遺落在太平洋上的珍珠。在這個小小的島嶼上,有豐富的熱帶雨林景觀,也有美麗的珊瑚礁生態,更孕育了達悟族獨特的海洋文化。

生態 工作 假期

2004-09-06

台東縣卑南鄉的利嘉林道,海拔介於50到1500公尺。漫步在林道間,沿途盡是恣意滋長的苔蘚和蕨類。

滄海回聲

2004-05-24

每年一到珊瑚產卵季節,愛海的人,心裡也隨著珊瑚釋卵情形,跟著緊張、驚喜、感傷。在蘭嶼,有老人經常告誡年輕人的警語,如果把珊瑚礁給拆了,大海會生氣,可能會引起海嘯大浪沖毀家園,而且,以後海裡就會再也捕不到魚了。

樹之樂音|台東都蘭部落尋回樹皮衣的技藝

2004-05-10

今年四月中,台東卑南文化公園傳來陣陣敲打的聲響,鐵鎚、石棒此起彼落地落在粗壯的樹幹上。這是卑南文化公園舉辦的卑南文化週活動,乒乒乓乓的敲打聲,吸引了許多好奇的小朋友們,跟著阿美族的阿公阿媽們一起拿著棒子,加入製作樹皮衣的行列。

開路的正義

2004-04-26

泰雅文化溫泉鄉,重重山巒伴綠水。烏來秀麗的景緻與文化特色成為假日遊客觀光遊憩的好據點,觀光也成為烏來最重要的產業,近年來,生態旅遊逐漸盛行,擁有豐富生態資源的烏來,再與溫泉與泰雅文化結合,成為烏來觀光的最大資產。但是,烏來鄉公所最近提出開闢一條烏來聯通三峽的道路,引起保育界的關注,到底,這條路有沒有開闢的價值?開路的理由是否具有正當性?

追尋雲豹的腳蹤

2004-04-12

相傳在南方的山林裡,有一種神秘的動物,近二十多年來沒有人見過牠,但是牠美麗的身影,卻始終在人們的記憶中出沒,留下忽遠忽近的蹤跡。 雲豹生存在台灣有多久的歷史,分布的範圍有多廣,現在的人不得而知。但是在考古挖掘出的證據中,有一種被稱為「人獸形玦」的玉飾,它是由兩個人以及一頭貓科動物所組成,追溯起來,這可能是台灣最早跟雲豹有關的文物。 考古學者在距今三千多年的卑南遺址中,...

買回舊部落

2004-03-29

石板、石棺、石器,這些史前時代的遺跡,靜靜地埋藏在花東縱谷平原,已經有兩千年以上的時間,默默地保守著台灣東部人類的記憶….

雲豹的故鄉--大武山

2004-03-08

大武山南台灣第一高峰,是卑南、排灣、魯凱三族的聖山,也是魯凱族祖靈的居住的所在。相傳魯凱族人是在雲豹的帶領之下,越過茶埔岩山的東稜,來到屏東的霧台鄉。而大武山之中有一種神秘的動物,十多年來沒有人見過牠的蹤跡,但牠的故事卻始終存在於老人家的記憶裡----

新遊牧民族|種薑找土地

2004-02-23

有一種農作物,必須不斷的換土地來耕作,這種作物就是「薑」。於是有人形容薑農像是遊牧民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