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台灣」相關文章
我們與動物的距離──《島嶼十二獸》
我們與動物的距離,可以很近,也可以很遠。哈爾‧賀札格(Hal Herzog)在《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一書裡,提及研究人員發現人類大腦中有一個專門處理與動物有關資訊的區塊,對人臉或無生命物品都不會有反應。另一方面,人類活動已使數以百萬計的動植物滅絕或瀕臨滅絕,其中有許多甚至尚未被命名。 某方面來說,我們與動物的距離確實很近,或者該說與動物的「形象」或「符碼」很近。成語「葉公好龍」,...
勵進出任務|到深海尋找地球生命的起源
對於難以抵達的深海,世界各國的海洋科學家,充滿好奇地想要解密。近年來國內的海洋研究團隊也積極展開研究,不但曾在高雄外海鑽探到可燃冰,也在東北角海域發現多處熱液噴泉,也就是可能跟生命起源有關的「海底黑煙囪」。
【島在現場】 要如何滅去資源回收場的大火?|2019.05.31
近年來,陸續有資源回收場發生火災,長期關心廢棄物議題的看守台灣協會,想要探究其原因,秘書長謝和霖在5/31的記者會中表示,他們彙整2006年以來資源回收場失火的新聞件數,再比對當年度回收物的市場價格起落(以苗栗縣為例),發現兩者有一些相關聯的現象。 2019.05.31 看守台灣記者會現場 以寶特瓶來說,在資源回收市場上,屬於回收價格不錯的產品。但近年來國際原油價格下降,...
尋味台灣黑豬~禁用廚餘之後?
人類馴養家豬,已經超過一萬年的歷史,牠們把殘羹剩菜,田間的農業副產品,轉換成農民的財富。隨著養豬產業走向現代化,廚餘養豬,被認為可能成為防疫缺口。台灣每年回收的廚餘,高達55萬公噸,其中有62%,都成為豬的大餐。廚餘不養豬之後,該送往哪裡?台灣的黑豬產業,會不會隨著禁令,漸漸消失?
尋味台灣黑豬~漫漫保種路
身披黑毛,大而下垂的耳朵,充滿皺褶的皮膚,台灣黑豬,有著特殊的外觀,也有獨特風味。牠是人們心中美味的代名詞,也是具有台灣特色的在地畜產。蘊藏在台灣黑豬身上的基因寶庫,要怎麼傳承?
撿完屍體,然後呢?野生水禽肉毒桿菌症之監測與管理建議
時值初春,已經可以感受到臺灣南部艷陽所帶來的高溫,讓原本已經因為冬季枯水期而逐漸下降的水位更容易受到氣溫的影響。 過去幾年每到這個時期,高屏溪流域近出海口區域都曾有水禽肉毒桿菌症的紀錄。禽類肉毒桿菌症的爆發主要是因食入C型或D型肉毒桿菌毒素所導致,毒素來源則是存在環境中的肉毒桿菌在大量複製分裂過程中所產生,肉毒桿菌為厭氧菌,複製過程中除了需要特定的氣溫條件,更需要處於低氧或甚至無氧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