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相關文章
【澎湖漏油補充包】-看不見的油污危機
2018年七月,爆發出中油澎湖湖西油庫長達一年的隱匿漏油事件,估計有六萬三千公升的油滲漏到土壤和地下水 ,再度喚起我們生活中的油品管理問題的重視。這次的事件,澎湖環保局以違反水污法第28條和土污法第41條,裁處中油650萬元罰鍰,而中油內部也祭出懲處,但受傷的環境,未來又需要耗費多少時間與資源來拯救呢? 澎湖湖西油庫16號油槽漏油 大事紀 資料來源:澎湖縣環保局、中油、公視新聞 ...
【文章】台灣獼猴被降級引論戰
6月25日,林務局召開「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確認包括台灣獼猴外,另有七種動物如白鼻心、山羌、眼鏡蛇、龜殼花、雨傘節及短趾攀蜥;鳥類大田鷸,由保育野生動物的「應予保育等級」,降至一般野生動物。這八種動物的等級調降,台灣獼猴引發的爭議最大。這是由於此次會議前,曾多次傳出獼猴造成農損的事件。動保團體質疑林務局以獼猴數量超過30萬隻為由,將台灣獼猴除名,恐怕導致未來獼猴造成農損時,農民可直接捕捉、...
選擇前進不後退|訪柯金源導演想要照見的未來(上)
導言 影像是個照妖鏡,照出歲月,照出變化,經過三十年的時間驗證,得到什麼答案?而台灣,歷經三次政黨輪替,什麼變了,什麼又沒變呢? 《前進》紀錄片,描述從1980年代戒嚴時期開始,台灣近三十年來的重要環境運動與事件,從鹿港反杜邦、李長榮化工抗爭、反核、反六輕、反濱南,再到國光石化公民運動、反空污等議題,透過影像回顧與比對,訪問當時的紀錄者與抗爭者,用時間驗證過去與現在,想要照見未來,...
影像是個照妖鏡 你看見了什麼?
「前進」導言 影像是個照妖鏡,照出歲月,照出變化,經過三十年的時間驗證,得到什麼答案?而台灣,歷經三次政黨輪替,什麼變了,什麼又沒變呢? 《前進》紀錄片,描述從1980年代戒嚴時期開始,台灣近三十年來的重要環境運動與事件,從鹿港反杜邦、李長榮化工抗爭、反核、反六輕、反濱南,再到國光石化公民運動、反空污等議題,透過影像回顧與比對,訪問當時的紀錄者與抗爭者,用時間驗證過去與現在,想要照見未來,...
環境運動沒有逗點,只有往前|訪柯金源導演想要照見的未來(下)
為何片子最後拉回很多現在的事件,用意是…. 為了前後對照,我想要知道,當年大家努力爭取保護留下的環境,後來是如何規劃的?又往哪裡走了?甚至是否正面臨不同利益思考的拉扯,比如國光石化和濱南工業區,這麼多年來,還是持續面臨環境保護與開發利益的老問題,我也很擔心未來的方向會走偏了,所以想去檢驗與前後對照,當年大家極力倡議保護下來的環境,該怎麼使用?目前又遇到那些困難?正好讓大家再一次思考!...
逃不走的環境難民|訪台大海洋所戴昌鳳教授
才剛進入五月,連續的高溫就讓人大呼受不了,海底的珊瑚是否能承受呢?我們專訪台大海洋所戴昌鳳教授,一起來關心台灣珊瑚礁的現況,牠們是氣候變遷下的最前線難民,三十年來台灣珊瑚礁面臨那些環境壓力?再加上氣候變遷衝擊,牠們過得好不好?
國土計畫大挑戰|解決台灣土地失序問題
國土計畫法在2016年通過,規範完成全國與縣市國土規劃,其中全國國土規劃由營建署修訂,但是內容一直存在爭議。一部國土計畫,政府想重建國土秩序,環保團體想搶救生活環境,開發單位又有不同計算,面對不同價值挑戰,將變成什麼模樣?
當動物變成寵物(上)|被排除在動保法管理範圍的「新興寵物」
頂著犄角、卷尾纏樹、特殊對握的腳趾、獨立轉動的眼球,這是貌似遠古白堊紀時期,三觭龍外表的傑克森變色龍。牠從非洲熱帶雨林,被賣到台灣高雄這座城市,住在玻璃缸裡,和其他爬蟲動物待價而沽。
等不到鰻苗回來|來自深海的警訊
2018年1月初,入夜後的宜蘭河口,風強雨急,陳振輝在大浪中等候的,是俗稱白鰻的日本鰻鰻苗。每年秋冬大雨過後,白鰻會降海洄游三千多公里,到馬里亞納海溝西側海域的深海產卵。
當動物變成寵物(下)|非狗貓寵物的動物福利
長著小老鼠的臉,卻有像豪豬一樣的刺。帶著反差萌的刺蝟,因為網路影片的流傳,也成為近年竄紅的新寵。但牠們的都市歷險,並不順利,有著可愛外表的牠們,有時也和爬蟲動物,有著一樣的命運。
酸化之海|溫室氣體的排放讓海水加速變酸
你是否注意到在魚市場裡,過去常見的海產越來越少,越來越昂貴?雲林、嘉義沿海漁民也搖頭嘆氣,近年來牡蠣越來越小,越來越容易死亡。導致海洋生態瀕臨崩潰的,除了人類過度捕撈,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海水酸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