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台北士林這條小巷,一整排都是三四層樓的透天厝,其中一戶綠意盎然,樟樹、柳樹、茂盛枝葉,就像是替房子撐起一把綠色洋傘。
屋主趙先生六年多前搬到這裡,為了解決房子西曬問題,他先是種樹,不但自己家種,還幫左右鄰舍種,幫鄰居的房子降溫。光是種樹還不夠,外牆做外遮陽,窗戶外也加裝碳化竹簾和電動百葉簾。
不但外牆和窗戶要散熱,趙先生也設計屋子的通風路徑,屋子後方天井的冷空氣進入室內,由下而上利用空氣對流原理,讓熱空氣從上方排出。家人幾乎全天在家,但是一天當中開冷氣的時間只有三、四個小時,夏季一個月電費只要1400元,相較於沒有做隔熱的鄰居,一個月電費高達6000元,省下的電費非常可觀。
另一位住在大樓的石小姐,則是營造屋頂農園,鋪設隔熱層,讓屋頂不再發燙。除了屋頂隔熱,利用外遮陽,外掛黑網、彩色網或竹簾,都是幫房子降溫的好方法。
強迫關冷氣不是節電的好方法,幫建築散熱、隔熱,才是省電王道。台灣90%以上的建築都是水泥構成,水泥蓄熱能力強、隔熱能力差,這些熱能會以輻射方式不斷釋放,夏天很多房子室內牆面都超過35度。因為房屋隔熱太差,大家只好冷氣全開,造成都市溫度不斷飆高的惡性循環。
邱繼哲自己住家的牆壁,全都舖設1.5公分厚的PS板做隔熱,他還自創雙層窗戶,窗戶間加掛百葉簾,夏天散熱、冬天保溫。
不只是一般住家,許多工廠廠房在興建時都開始採用遮陽、通風等節能手法。桃園龍潭這家髮妝工廠,廠房設計之初,就將當地地勢、陽光與風向納入考慮,建造出冬暖夏涼的建築。廠房剛開始設計時,就根據光線與風向,安排辦公室、會議室和工廠的位置,屋頂還用鵝卵石與土壤層層隔熱,牆面利用垂直綠化與雨水回收降溫,辦公室一年開冷氣的時間不到一個月,每年約可節省140萬電費。
在許多先進國家,對建築的能源耗用都有嚴格規定。以德國為例,從1977年制定建築節能法至今,標準不斷加嚴,新建築物的耗能量降到只有之前的十分之一,德國的房子再買賣或租賃時必須提出能源護照,明確記載空調使用、隔熱等能源消耗狀況。德國還推出一種「被動房」的認證,房屋的外牆跟窗戶,必須達到最嚴格的保溫隔熱標準,讓空調耗電量降到最低。
葉士傑在歐洲讀建築設計,回台灣後決定將德國被動房的概念應用在台灣,他將台北一間舊公寓改造,成為台灣第一間取得德國被動房認證的房子。
被動房非常重視外殼的保溫隔熱,窗戶採用隔熱的雙層玻璃外加氣密膜,室內安裝全熱交換機,確保在開冷氣同時也有新鮮空氣。為了精準算出房子的耗能量,德國開發出一套簡單清楚的軟體,房子改造前後可以節省多少電,透過這個程式一目了然。被動房在台灣遇到的一大挑戰是濕度問題。台灣高溫、高濕,跟歐洲的環境大不相同,在降溫外還必須除濕,冷氣使用才會更有效率。
新加坡同樣處於高溫高濕環境,近年來新加坡政府大力推動建築節能,延攬世界各國的人才到新加坡做研發,新加坡-ETH研究中心的未來城市實驗室,就設計了一套既節能又省空間的空調系統。
一般大樓的中央空調,在降溫同時還要降低空氣中的濕度,中央空調的冷水必須維持在6到7度。但是3for2計畫中,將空調分成兩個系統,一個負責引進戶外新鮮空氣,經過熱交換的降溫、除濕後,再從地表緩緩釋出,讓人體感覺更舒適。另一個系統是天花板上的冷水管,由於空氣中水氣降低、冷氣效率提高,空調的冷水,只需要維持在16度。因為冷卻水的溫度不需要太低,這套系統比新加坡大部分中央空調節電40%,此外更大的效益是,它可以大幅減少傳統中央空調管線所占用的空間,增加業者投資意願。
回顧台灣,空調一直是尖峰用電主要來源。邱繼哲指出,我們夏季尖峰用電比起其他季節高出了25%,相差高達6000MW以上,比起三座核電廠裝置容量還多,而空調用電中大部分是用來冷卻建築物,如果能改善建築的隔熱散熱,可以大幅降低尖峰用電。
其實政府在建築技術規則中,對空調的節能、建築外殼的隔熱等也有訂出規定。邱繼哲認為政府雖然有訂建築熱傳透率等標準,但只適用於新建築,而且標準太過寬鬆。對於新建築外殼的隔熱性能,政府是否真有認真查核,也是個問題。
舊有建築方面,建研所表示從2003年開始,政府對中央廳舍與大專院校做建築節能改善的補助,總共花費14.7億,每年可省電費3.2億,不到五年成本就回收。包括建研所所在的大樓也經過改善,才解決了西曬問題。但在私人建築方面的節能改善,目前政府並沒有獎勵機制,一般民眾只能從網站或出版品上,了解相關資訊。
相較其他國家,德國早已定出嚴格的建築節能規範,新加坡也提出優厚的獎勵措施,計畫到2030年,全國80%的建築都是綠建築。台灣在建築耗能上的管理能不能再加把勁?
夏季尖峰、用電飆高,解決電力吃緊的治本之道,要從建築節能著手。讓房子退燒,居住環境會更健康,用電量也才會有下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