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相關文章
不斷攀升的用電成長|電電看圖表
你知道我們用了多少度的電嗎? 從2016-2020年,我們總用電量不斷成長,2020年的電力消費從2019年的2656億度,到2020年成長到2711億度,大約增加了55億度,比2019年成長2.1%,遠高於近五年平均率1.62%,不免讓人憂心,我們該要如何因應不斷擴張的電力需求呢? 根據2019~2020年的《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未來電力需求預估每年成長2.5%,四年下來就有10%,...
天生我材必有用 | 謝二羊的減廢人生
在高雄美濃一處鄉間,有一棟外觀宛如霍爾的移動城堡般七拼八湊、卻別有韻味的小屋,除了主要結構跟屋頂,大約有80%都是由廢材或次級品組成,地面以高壓水泥磚二級品鋪設,外牆則是四處收集來的門窗。 藝術家謝二羊的舊物改革運動 這棟小屋是藝術家謝二羊的工作室,他笑稱,自己這種對舊物或廢材的痴迷,可能是遺傳來的:「我從小牛仔褲就要穿舊的、不穿新的,長大一點之後,腳踏車也都買二手的。」他感嘆,...
禁餵剩食防豬瘟?|對養豬產業的衝擊
9月1日起,為了防堵非洲豬瘟病毒擴散,農委會規定剩食不能餵豬。台灣剩食每天約兩千噸,當中有六成是熟廚餘,原本是運往養豬場,不能進豬場的剩食,要改去哪裡?邊境防守、境內防疫與剩食去化,是否能因為這場危機,找出更好的運作模式呢?
大樹難保|樹木在城市的困境
高溫時代來臨,世界推動種樹降溫,保護生態環境。但是在台灣各地,紛紛傳出移樹事件,讓許多地區面臨大樹不保的困境。 當停車場進駐 新北樹林長壽公園 一群人帶著黃絲帶,為公園裡的樹祈福,因為這些樹木正面臨移除危機。新北市樹林區長壽公園,過去是中國化學製藥廠區,關廠都更後,保留這塊公園用地。 茂密樹林,造就豐富生態,居民們發現公園有許多保育類的動物鄰居,斑龜在池邊曬太陽,貓頭鷹在樹上休息。...
從向龜祈求到為龜祈求|我看平安龜
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Baja California)的潟湖,每年冬季都會有數千條灰鯨遠從北極來到這個溫暖的水域生產、養育幼鯨,在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這些群聚洄游的灰鯨成了捕鯨人的目標,數量一度急遽減少,直到1946年全面禁捕,族群才逐漸從僅存的一、兩千隻,回升到現今將近兩萬隻。 身長十多公尺、重達三十幾公噸的成年灰鯨,遭受攻擊時可不會束手就擒,在過去的捕鯨歲月,...
追尋海龜的軌跡|仍充滿許多問號的動物
當我踏上小琉球第一次下水,漂在海面沒有目的浮潛,突然間,一個巨大的身影出現,一頭體型幾乎和我差不多大的海龜,完全無視於我的存在從我身旁經過.....
平安龜 平安歸否?|人與海龜關係的轉變
有些生物的形貌,長期刻印在我們的腦海中,那是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海龜」就是其一,牠的形象符碼,從廟宇到街市,都被廣泛應用,而民間傳說與信仰,更賦予神獸的尊崇,人們想借助海龜古老又長壽的神力,祈求平安順遂,甚至財源廣進,而海龜自身呢,在海洋中,能夠永保平安嗎?
2021年發現首例黃喉貂感染狂犬病
近年來常在中海拔山區林道可見的黃喉貂,2021年6月30日防檢局接獲家畜衛生試驗所通報,出現首例黃喉貂確診狂犬病病例。6月11日台東林區管理處在錦屏林道發現一隻虛弱且疑似有神經症狀的野生黃喉貂,經送醫治療仍傷重不治,家畜衛生試驗所確診,發現感染狂犬病。 從防檢局2013年到五月底的病例統計,可看出狂犬病主要發生在鼬獾身上(高達856例)、遭鼬獾咬傷的幼犬(1例)、白鼻心(9例)以及錢鼠(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