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相關文章

遇見不一樣的高山|視障朋友攻頂雪山

2022-03-14

一般尋常人登山,並不是什麼特別的事情,尤其是在已經成為大眾化路線的雪山主線行程,但今天這一隊有些不同:他們是一支攜盲的登山隊。

迎戰銀合歡|奇兵出招是否能奏效?

2022-03-07

這場仗,已經開打十多年。爭陽光,爭水,爭地,越打,對手越多。它們已經占領了五千多公頃,造成低海拔環境的生態危局。

山中精靈黃喉貂|很萌也很殺的山羌獵食者

2022-02-28

在台灣的山林中,生活著一種配色搶眼、行動敏捷的生物,牠們是三級保育類,台灣的特有亞種,生態習性卻是一團謎霧。一群研究員走進山林,希望揭開牠們的神秘面紗­­…­­

海豚的一天

2022-02-28

「海豚的一天」調查計畫,是以花蓮賞鯨目擊率數一數二高的「飛旋海豚」和「花紋海豚」為觀察物種,探究的不僅是鯨豚保育和賞鯨規範,也突顯海洋環境所面臨的問題。    

很熱很熱的一年:2020台灣珊瑚大白化

2022-01-24

「我很慶幸,我不是你的年紀。」 這是紀錄片《追逐珊瑚》(Chasing Coral)中,令人心碎的一幕。一位對珊瑚充滿熱情的大男孩生物學家,和同樣研究了珊瑚一輩子的老前輩對談中,大男孩抱著希望,想從老前輩口中得到解決珊瑚白化的解方,老前輩卻無能為力地嘆氣說:「我很慶幸我不是你的年紀。」(I'm glad I'm not your age.)

能源貧窮在台灣│為弱勢家庭的高電費支出喊停

2022-01-10

古人用柴米油鹽醬醋茶,來概括日常生活所需,排在首位的柴,對現代人來說就代表能源,如果因為經濟因素影響能源使用,就稱為「能源貧窮」。

循環經濟:紙容器的未來│不是紙類的便當盒、牛奶盒如何回收?

2022-01-03

吃過的便當、喝過的牛奶盒,這些不是紙類,叫做「紙容器」,不能跟報紙、紙箱、紙盒一起回收,因為裡面有層防水阻油的塑膠膜,回收時要另外處理。因此在環保署回收基金管理會,有項特別針對紙容器的項目,向紙容器製造或進口業者徵收費用,補貼給回收處理業者。

火山浮石漂流記|會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呢?

2021-12-27

「你這樣撈,也一個禮拜了吧?」 「不只喔,十幾天了。」 「看這個有多重,我們都有自備,都有腰帶,沒有腰帶不行啦,你看都是用手的力量。」 停滿船舶的漁港,放眼望去一片土黃,滿滿全是火山浮石。數名工作人員正拿著類似撈魚網的工具,在岸邊打撈。只是再怎麼撈,浮石依然日日漂進來,撈也撈不完。究竟這些火山浮石是從哪裡來的? 根據海委會國家海洋研究院的模擬系統推估,今年8月中旬,...

02_氣接何處?三接與藻礁的爭議|能源轉型轉到哪系列報導

2021-12-03

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為什麼會落腳在桃園藻礁海岸呢?從一開始選址到環評審查,都充滿著種種爭議。

03_成長的極限 設下能源消耗的停損點|能源轉型轉到哪系列報導

2021-11-30

不管是再生能源或者是天然氣接收站的爭議,都是將能源轉型的重點放在電源開發上,不過我們在管理電力需求、提升能源效率上,是否有做到相對的努力呢?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系助理教授楊宗翰表示,政府的規劃都集中在發電端,需求面的能源效率和節能被許多人忽略。 缺乏自產能源 人均用電卻是排名前八的矛盾 台灣98%的能源倚靠進口,但許多民眾卻不知道,這樣一個缺乏自產能源的島嶼卻是世界上排名前段班的用電大國。...

01_為何而轉?我們與2025的減碳距離|能源轉型轉到哪系列報導

2021-11-30

洪水、乾旱、大火、熱浪,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在世界各地不斷發生,極端氣候,也威脅著台灣的生存。2020年,台灣首度一整年沒有颱風過境,造成長達八個月的嚴重旱象。 全球控制增溫1.5度破局   全球氣候災害持續發生   2021年8月,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提出,由於人類排放溫室氣體與砍伐森林,導致全球氣溫上升速度高於預期巴黎協定,控制在增溫攝氏1.5度的共識,...

04_核四 合適?核四重啟的探討|能源轉型轉到哪系列報導

2021-11-30

台灣一共有三座核能電廠,六座核電機組,其中兩座機組已經除役、一座提前停機,目前只剩下三座機組在運轉,占總發電量約9%,到了2025年核三廠最後一部機組屆齡除役,台灣將正式走入非核時代。 在國際減碳的壓力下,有些擁核人士主張要把核能當成是減碳的選項,提出重啟核四公投。已經封存七年的核四該不該重啟?這個糾纏台灣近30年的議題,再度讓能源轉型之路掀起波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