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獵人走

採訪/撰稿 張岱屏
攝影/剪輯 張光宗

遠離水泥叢林,跟著獵人進入飛鼠、山豬、山羊的世界,找尋失落的本能,回應森林深處,遙遠而響亮的野性的呼喚。

我們要去的部落名叫大同,太魯閣人叫它砂卡噹(斯卡檔),它位在立霧溪北岸海拔八百公尺的山上。對我來說,大同一直是一個很遠又很近的地方,以直線距離來算,它距離太魯閣口並不算遠,但是往部落的山路非常陡峭,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你的雙腿。在獵人Saki與Kimbu的帶領下,我們沿著流籠的路線往上攀行,尋訪那雲霧間的家……

民國六十八年大同大禮部落廢村,居民被遷到太魯閣閣口狹小的水泥房裡,但是 對於太魯閣人來說,田地在山上,獵場在山上,山下的家不過是個水泥房,山上才是他們真正的家。一直到現在,還是有十幾戶的居民回到山上,堅守著自己的土地。雖然沒電沒自來水,但三十年來,老人家始終沒有放棄山上的生活。

民國75年,大同、大禮部落被劃入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範圍內,國家公園對於開墾與狩獵等等的限制,曾經引起大同、大禮居民強烈的抗爭。國家公園希望保育野生動物,但是對於居民來說,猴子和山豬是令人頭痛的掠食者。爲了保護自己的耕地,獵人必須在農地的附近佈下陷阱,有時為了生計,山裡也會傳來幾聲槍響。

流著獵人的血液,但是在國家公園保育的目標下,狩獵卻成了一件偷偷摸摸的事,有什麼方式可以保有獵人的技能與驕傲,又能不牴觸國家公園的規定呢?2007年開始,一項被稱為「目擊狩獵」的生態旅遊開始在大同部落試辦了。獵人們不帶刀槍,帶領遊客用雙眼與相機,捕捉野生動物的形貌。每在野外看到一次動物或痕跡,獵人們都可以得到一千到三千元不等的獎金,在獵補之外,獵人們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

SAKI從十五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在山林間打獵、放陷阱,學習做一個好的獵人。從今年開始,SAKI的角色從獵人轉變為嚮導,帶領遊客進入山林,了解各種動物的習性,感受山林的生活,同時也幫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所的吳海音教授進行砂卡噹溪流域的動物調查。年輕的獵人kimbu曾經在外面跑船十多年,他說,只有回到山上,才最能做自己。我們跟著獵人走下落差五百公尺的砂卡噹溪谷,也就是神秘谷的上游,在大山大水之間人只有臣服,或許,真正好的獵人也最懂得臣服于自然。在溪邊有一個獵人的秘密基地,這個天然的大岩洞,就是我們今晚就寢的地方。

山的秘密,隱身在夜色中。獵人與遊客圍坐在火邊,在忽明忽暗的光影間,老獵人輾轉訴說著一個又一個狩獵的故事,就像砂卡噹溪的溪水,傳唱著太魯閣祖先們的夢。

返回部落的路上,SAKI與KIMBU邊走邊採野生的過貓。山上的農作物不需要化學肥料或農藥自然生長,也保留了食物最原初的滋味。夜晚SAKI夫婦示範搗玉米,兩人的合作展現了和諧的韻律。什麼是默契呢?回盪在山谷中的杵音做了最好的說明。而部落的轉型,會不會像這杵音一樣,清楚而流暢呢?

太魯閣的獵人,正一步一步的摸索,在陡峭難行的獵徑上,踏出新的方向。

集數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