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布農族傳統家屋遺構
兩百多年前,原本居住在南投的布農族人,翻越中央山脈,往東尋找新天地。他們沿著拉庫拉庫溪逐步遷徙、建立聚落,從大分、瓦拉米到佳心,在中央山脈的心臟地帶開墾、生活。1930年代,日本政府為了方便統治,推行集團移住,強制布農族遷移下山,山上的聚落淹沒在荒野蔓草中,不過老人家總會告訴晚輩,真正的家,在山上。
1998年,學者林一宏曾與中原大學團隊,對八通關古道東段的布農族舊社,做全面調查,總共發現55處布農人舊建築群、284處家屋與工寮。延續當年的調查基礎,2017年,中研院團隊著手進行佳心舊社的系統性調查。我們跟著研究團隊上山,穿過層層樹林,眼前出現一座又一座依著山坡興建的家屋遺構。
石板屋雖然已經頹圮,仍看得出傳統家屋的格局,前庭寬廣,左右兩側有煮飯用的三石灶,仔細看還可以發現當時人們使用的器具,像是破掉的大鐵鍋、塞在石縫中的鐵刀,還有一支支放了八十年以上的酒瓶。在家屋調查過程中,布農族先人展現的砌石工藝,也讓考古人員驚嘆。
中研院團隊一方面以人力做地毯式搜索,一方面在GIS(地理資訊系統)上,標出所有遺構位置。此外還利用空載光達,飛到難以深入的山區做掃描。2019年,研究團隊嘗試以手持光達,對佳心聚落遺址做3D測繪,這些都是先進科技運用在考古調查上的創新嘗試。
修復佳心舊部落石板屋
遷居到平地八十多年,布農族興建石板屋的技藝與知識也面臨失傳。為了復振石板屋的技藝,找回布農族在地的歷史,2017年花蓮縣文化局與布農族人,決定修復佳心舊部落的一棟石板屋。修復所需的石板、木材,都要靠人力走4.5公里,一片片揹上山。
文化局召募當地族人組成工班,二十位成員都完全沒有蓋石板屋的經驗。建築設計師林宏益雖然是漢人,但對原住民的石板屋有深刻的研究與熱情。他訪問曾住在佳心舊社的耆老、蒐集日治時期的照片,建構出布農家屋的原貌。族人陳雅各曾經在林班工作,鋸起木材得心應手,自己蓋一棟石板屋,是他長久以來的夢想。
在布農族的傳統,房子倒塌後就成為墓地,因此修復計畫一開始曾出現質疑聲音,擔憂工程會驚擾祖靈。石板屋的後代張忠義父子,藉由祭祀與祖靈對話,化解工班與族人的擔憂。遷移到山下後,這是八十年來第一次老中青三代的布農族人同時回到山上,在祖先的土地上一起生活工作。
石板屋的牆面看起來普通,其實內含學問,砌法必須要丁砌、順砌交錯。牆壁砌好後,接下來要挖柱洞,架設梁柱。雖然都叫石板屋,但布農族的石板屋跟排灣族的完全不同,除了承重牆,還有木構造系統,中間人字型的梁柱在地震發生時,可以發揮減震效果。
2018年底,佳心石板屋終於完成重建,每片石板上,都刻著揹這片石板上山的協作的名字。歷經風風雨雨,所有參與的人都明白,重建老家的路途走來並不容易。
八十多年後,古老的三石灶重新升起柴火,修復後的石板屋展開新的生命旅程。Istasipal家族的後裔張緯忠,常帶著孩子回來認識布農的信仰文化。對布農族來說,石板屋不只是一個屋子,也是祖靈的居所,是族人最後回歸的地方。今年(2019)花蓮縣文化局計畫在石板屋旁,再修復一座附屬建築,重現早年布農族在山上生活的地景。
拉庫拉庫溪曾經是布農族人活躍的舞台,歷經殖民的歷程,布農族對這塊土地失去了話語權。石板屋的重建,讓隱沒在森林深處的歷史重現,也替未來開啟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