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南澳的泰雅族人Pisuy(比穗),一心想成為部落傳統織女,為了達成願望,他必須熟練傳統織布,從生產原料就開始全程學習。
古老苧麻品種 在他鄉落地生根
部落老人家擁有許多古老苧麻品種,一般不輕易傳給外人,Pisuy獲得桃園復興織布師傅的信任,取得苧麻種子。在南澳山上的家族世居地上,種下苧麻。
Pisuy的先生Wilang(韋浪)是位小學體育老師,不過他更想成為泰雅獵人,十多年前在世居地上,興建泰雅的半穴居家屋。建築傳統家屋,材料多數就地取材;家屋建成之後,兩人開始思考如何分享給別人。
從種植到編織 透過課程分享傳承出去
Pisuy開設傳統苧麻製線課程,一開始先學種植苧麻、認識土地。採收的苧麻,剝取莖皮,就是製線材料。苧麻皮經過刮梳、洗清、曝曬,獲得苧麻絲,不同時間採收季節,會有不同質感。天然的苧麻絲,要利用腿部進行揉捻,讓絲互絞成線。
製成的粗線必須用木灰水搓揉洗淨,提高柔性。洗淨後曝曬,時間長達一個月,必須有足夠的晴天,以免曬不乾腐爛變質。一部分的苧麻線,可以進行染色,染料就是各種天然植物或礦物材料。曬乾的苧麻線,開始進行整理拼接工作。在Pisuy細心教導下,每位學員用7個月時間,假日就來到家屋,終於完成傳統苧麻絲線的製作。
另一群學員學習編織,主要在研究圖紋設計,傳統的整經架就是重要工具。利用整根樹幹雕成的傳統木箱編織機,將整理完的經線,放到上面固定,就可以來回穿梭緯線,進行編織。Pisuy拿出家傳布料,說明傳統有很多圖紋,過去織女要有能力參照舊布料,學習後進行編織。
從裡而外 泰雅家屋與自然共生
Wilang在家屋裡吹著口簧琴,裊裊煙霧中,坐著一群聆聽的小學生,透過悠遠的簧音,學生們認識了泰雅的文化。他們來自宜蘭各所小學,許多是原住民身分,協會老師帶他們來家屋上課,希望能夠體會更多。Pisuy運用木框,讓孩子們學習不同織線交錯,形成的圖面,然後到戶外教孩子認識植物。
家屋屋頂到了更換竹子的時間,Wilang搬開屋頂大石,讓人看清屋頂結構。整個家屋空間都是過去泰雅族的居住形式,Wilang不用水泥築擋土牆,採取石板一塊塊疊出駁坎,用自然方式保護土地。又在家屋周遭種上生活會利用的樹木,構成完整的泰雅家屋建築系統。
Wilang保存文化,同時生活其中。Pisuy漸漸悟透,織女是種身分,更是部落生活的實踐。老家屋,泰雅心,一對居住山林的夫妻,呵護傳統與土地,守護不變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