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冠丞
蜻蜓啟示錄|從屏東內文溪野溪整治看黃尾弓蜓的棲地危機
潮濕多雨的環境造就蜻蜓天堂,卻也易釀水患 恆春半島的牡丹鄉、獅子鄉一帶,因為地形與季風的關係,經常降雨,加上有許多地勢平坦或低凹的谷地,雨水蓄積形成濕地、草澤,潮濕高溫的環境特性,讓這裡成為許多蜻蜓的避難所。 我們跟著台灣蜻蜓學會發起人葉文琪、李宜龍來到恆春半島的安朔、東源水上草澤、高士草澤等地,一天下來,有幸觀察到只有南北局部分布的藍彩琵蟌,李宜龍提到還有刃鋏晏蜓、浡鋏晏蜓,...
偽垃圾的奇幻漂流|找尋淡水河流域垃圾熱點
台北市民權國中的校門口,以海洋與河川環境教育為主軸的社團「浪跡天涯旅行社」,把標明編號的木片整理裝箱,運上台北橋,他們準備讓這些模擬垃圾的木片,展開一場奇幻漂流之旅。
漢寶村的囤土比賽|營建剩餘土石方及廢土填埋在農地為哪樁?
為了不讓自家農田低人一等,有的農田比地面高出三十公分,甚至一公尺。 但墊高農地,就能從此不怕淹水嗎?還有倒進農地的營建土石方,有的夾雜著磚瓦、混凝土和廢棄物,這會對土壤造成影響嗎?這些營建剩餘土石方又為何能進到農地 ?
告別不合理電價|電價凍漲對台灣能源轉型的影響
夏至剛過,氣溫飆高到37度,用電量不僅連續四天刷新六月紀錄,更創下歷史新高。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的資料,台灣人均用電排名全球第八,僅次於寒冷的北歐國家和能源充裕的產油國。這並不是因為民眾太浪費電,而是產業的因素。
大地博物館九金水|為地質遺跡和礦業遺址請命
九金水是指新北市瑞芳區的「九份」、「金瓜石」、和「水湳洞」聚落群,這裡是台灣礦業史的縮影,見證那段黃金歲月。當礦業榮景不再,九金水的礦業遺址及地質環境的未來該怎麼走?
香草新經濟|新竹那羅香草
在台灣越來越多人種植香草植物,並加工生產副產品,提高農產品利潤。在海拔幾百公尺的山區種植,很少蟲害,幾乎不用農藥,對土地很友善。新竹那羅部落,透過金盞花、薄荷、迷迭香等香草植物,開啟夢想。
新竹要喝乾淨水|飲排分離與灌排分離的漫長戰役
2021年12月18日,全國都在關注藻礁、核電等四大公投,新竹市民手上卻有第五張「喝好水」公投票, 公投主文為「您是否同意,新竹市應訂定廢污水管理自治條例,明定工業廢水,醫療廢水及其他事業廢水和污水,應以專管回收,不可排入飲用水取水口或灌溉水取水口上游?」
消滅光點小火蟻大作戰|外來種螞蟻入侵台中
「這邊,有看到嗎?你們靠近一點,這邊就是牠們聚集的地方。」跟隨研究團隊的步伐,一行人走進郊區道路旁的草叢,探尋外來種螞蟻的蹤跡。研究人員熟練地翻翻敲敲,很快就在一塊朽木上找到目標。2021年6月,有民眾在網路上刊登這種螞蟻婚飛蟻后的照片,鑑定顯示,是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光點小火蟻,於是國內緊急啟動調查與防治。
在稻田裡護海洋|花蓮新社農民轉型有機耕作
如果要說起,台灣最早過著斜槓生活的一群人,噶瑪蘭族肯定是其中佼佼者。傳統的噶瑪蘭族人既是農夫也是漁夫,每年二到四月忙完農事,四月就開始出海捕飛魚、抓龍蝦,而這樣農漁兼顧的傳統,在花蓮新社部落一直延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