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冠丞

農電共生系列--走在漁電共生之前

2017-11-20

清晨四、五點,天還沒亮,漁民摸黑工作,提供我們新鮮的水產。政府全力發展綠能,要在2025年裝置20GW的太陽光電,養殖業也是目標之一,而太陽光電和養殖要如何共生?

浮田啟示|與地方一起呼吸的休閒農業

2017-11-13

這是台灣最特殊的一個農業區,農田浮在沼澤上,稱為浮田,百年來,一群農民在這生根。因為地質特殊,無法興建,保持純樸的農村景象,也因為土地踩踏時的柔軟波動,被稱為「活盆地」。隨著農民老化、氣候變遷,務農越來越辛苦,居民積極找出路,發展休閒農業該有什麼限度?如何讓活盆地保持活力?

黃瘋蟻入侵

2017-10-30

小小螞蟻雄兵,每天辛勤儲存糧食,團結合作,讓族群一天天壯大,牠們是寓言故事熱愛描述的對象。當牠們離開原本生長的土地,漂洋過海,入侵異地,這股力量,如何成為野生動物和人類的夢魘?

別讓陸蟹少子化|護送陸蟹媽媽安全過馬路

2017-10-30

少子化,引起台灣社會深刻恐慌,其實,不少在海岸生活的陸蟹,也面臨相同問題,牠們不是不想生小孩,而是抱卵的蟹媽媽,不一定能抵達產房、順利臨盆。人工設施的阻隔,車輛造成的路殺,成為陸蟹降海釋幼的終極挑戰,有一些人在想辦法…

雙溪反水庫|建水庫要付出高昂環境代價

2017-10-23

新北市雙溪區,一個寧靜恬淡的地方,最近卻籠罩著一股焦慮,因為雙溪水庫的興建計畫,正捲土重來…

擋路護西港|西港外環道興建爭議

2017-10-02

路,連結兩方,拼接夢想。西港外環道為何引發爭議?

聆聽北門|台北城門的故事

2017-09-18

有人說,建築是凝固的音符。百年台北城有個音符,保留著當年的原始。一個城門,能說多少故事?它被淹沒在繁雜交通中數十年,今年,北門終於完完整整的被聽見。

能源再生社會|日本小水力發電活化農村

2017-09-11

日本岐阜縣郡上市石徹白地區,海拔七百公尺,自繩文時代就有人居。是日本自然崇拜的發源地之一。這裡的杉木因為生長在豪雪地帶,成長緩慢、品質良好,二戰過後發展林業,是日本居民重建家屋的木材來源。

小水力 大創意|小小水圳也能發電

2017-09-11

水,灌溉農田、孕育生命、給人清涼,還蘊藏著源源不絕的巨大能量。不用燃料、沒有污染,發揮創意,小小水圳也可以成為電力來源…

共享單車行不行|共享經濟的挑戰

2017-08-28

拿出手機,對準QR Code掃描,電子支付、隨騎隨停,oBike共享單車來到台灣。這股黃色旋風,吹出了台灣在交通法令上的不足,也宣告共享經濟時代的來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