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反水庫|建水庫要付出高昂環境代價

採訪/撰稿 陳佳利
攝影 陳添寶 賴冠丞,剪輯 賴冠丞

新北市雙溪區,一個寧靜恬淡的地方,最近卻籠罩著一股焦慮,因為雙溪水庫的興建計畫,正捲土重來…

青山、綠水、田園,偶爾微風送來淡淡野薑花香。2012年,反雙溪水庫自救會會長呂瑞弘,回鄉務農,五年多來,堅持有機耕種,因為雙溪的環境清新,作物自然甘甜。堅持有機耕種不容易,眼前,呂會長還面對另一項艱難。他的田可能因為雙溪水庫的興建計畫,而被徵收。

為了穩定基隆地區的供水,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規劃的雙溪生態水庫,位在丁子蘭溪,總容量1700萬立方公尺,採混凝土拱壩,無閘門自由溢流式,工程經費130億。

基隆市和新北市瑞芳、貢寮、汐止等地區,每天需要44萬噸水,77%來自川流水,其餘來自西勢、新山兩座水庫,每日不足8萬噸,必須調用翡翠水庫的水。

前經濟部水資源局曾經在1991到1997年間,辦理雙溪水庫的可行性規劃和環境影響說明書,當時因為居民反對而停擺,2011年,擔憂基隆地區抗旱能力不足而重啟規劃,目前正進行工程可行性規劃檢討與二階環評,等資料收集完備,將送環保署審查。

居民憂心忡忡不是沒有原因,壩址下游數百公尺,就有聚落。農地位在壩址附近的阿土伯,擔心水庫興建將帶來的改變,一旦農地被徵收,他也將失去農保。住在丁子蘭溪畔三十年的詹太太,位在水庫淹沒區,如果水庫興建,將被迫離開。

規劃中的雙溪水庫,集水區看起來滿山蒼翠,事實上,也有不少崩塌。居民擔憂就算蓋了水庫,使用壽命也不長。另一個問題是,水庫預定地範圍裡,究竟有沒有礦坑?

前經濟部水資源局提出的雙溪水庫環說書中,根據礦務局的資料判斷,預定範圍內沒有礦坑,但是離丁子蘭溪不遠的一處山坡上,屹立百年的紅磚煙囪,寫著雙溪採煤的過往。新北市雙溪區居民林曾文彥表示,以前挖煤礦的人,不會老實往上報,可能挖了一千公尺,只報五百公尺,不能完全以礦務局的資料來評判。

地質疑慮有待釐清,居民最大的擔憂,是水庫一旦興建,要再度面臨淹水惡夢。2001年的納莉颱風,與2004年的納坦颱風,造成雙溪區兩次大淹水。當時不但農地淹水,市區也淹到一層樓高。面對居民的疑慮,水規所則是強調,有規劃完善的防洪計畫。

興建水庫有高昂的環境代價,從另一個角度看,基隆地區目前漏水率將近三成,每天漏掉10萬噸的水,一年就漏掉2000多萬噸的水,與其開發新水源,止漏,是否才是最迫切的。

基隆地區許多建築依山而建,自來水必須加壓往上送,壓力越大,就越容易造成漏水。道路與巷弄狹窄,也成為止漏工作的主要障礙,目前自來水公司以每年0.8%左右的改善幅度,進行管線汰換,希望2019年能將漏水率降到23.8%。

俗話說,有水當思無水之苦,水是民生必需,從安全、效益、生態衝擊多方思考,雙溪水庫是不是北台灣的必需?

集數
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