滸苔大爆發|綠潮發生中

採訪 呂培苓
撰稿 呂培苓
攝影 陳添寶、陳慶鍾
剪輯 陳添寶

彰化芳苑鄉的漢寶濕地,天氣炎熱的六月, 原本是蚵農要開始採收蚵仔的時候,但是不知道從哪裡來的綠色藻類,把蚵仔緊緊地纏繞住,影響收成,它們到底是誰?

彰化芳苑海岸,滸苔大爆發,根據海洋大學海洋中心助理研究員張睿昇研究,這種絲狀的滸苔,叫做「南方滸苔」,在台灣未曾紀錄過,是一種喜歡長日照的藻類,它成長速率快,一天可以長四倍,長度會超過40公分。細細長長,會卡在蚵架上,也會把蚵仔緊緊纏繞,蚵農林先生說,「蚵仔嘴巴張不開,吃不到海水帶來的微生物,就死了。」

芳苑蚵農說,「藻類把蚵仔悶住,牠吸不到水就死了。」

芳苑鄉漢寶村長鄭鵬豐表示,「其實四月分就發現海岸上的拋石區,有一坨一坨的狀況。」從一坨一坨,後來連結成一大張綠色地毯,覆蓋了芳苑潮間帶,蚵農林先生抱怨說,「我爸養蚵到現在七十歲了,第一次看到這樣,蚵仔都死一半。」另一位蚵農康先生說,「現在就怕壞天氣,會又過來,又蓋住,北風來的時候比較多。」

芳苑鄉漢寶村長鄭鵬豐表示,四月分就發現海岸上的拋石區,有一坨一坨的藻類,後來連結成一大張綠色地毯。

這波滸苔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很難說。海洋大學張睿昇表示,其實這片綠色海藻,從三月分到現在,已經經過兩次物種演替。三月分張睿昇到王功採集,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扁狀、會貼在石頭上的藻類,後來做了PCR(聚合酶連鎖反應),「後來我們定完一個PCR,它確實有個名字叫做Ulva Tepida,這個種類過去在台灣也沒有記錄過。」

但這種到了四、五月就慢慢退場。五月,被絲狀的南方滸苔全面攻占,「這個是比較喜歡夏天型的,就是白天照光時間比較長了,水溫比較高了。對它來說是比較有利的生長條件。」

海洋大學海洋中心助理研究員張睿昇表示,這片綠色海藻,從三月分到現在,已經經過兩次物種演替。三月份搶灘上岸的,不是現在大爆發的南方滸苔。

從顯微鏡下觀察,寬度只有0.2mm的海藻,是一個中空形式,有點像吸管,所以在海面上漂浮,張睿昇表示,中國沿海從山東往南,江蘇、 浙江到海南島都有南方滸苔,這也代表著台灣西岸也是它可以生長的環境,不過南方滸苔可能是順著洋流過來,也有可能是台灣本來就有,只是以前沒有被注意到。

延伸閱讀》海洋危機總動員|銅藻大量發生擾動海洋生態

從顯微鏡下觀察南方滸苔,是一個寬度只有0.2mm、中空形式的海藻。

為什麼南方滸苔這陣子長這麼興旺?張睿昇初步推測,可能跟暴雨沖刷營養鹽有關,不過還需要進一步證實。「我看到一些資料,它對營養鹽的需求,也是一個很有利的條件。是不是五月時,中部地區幾次暴雨,把整個陸源河川的營養物質帶到河口。」張睿昇表示,「五月的降雨量沒有特別多,但是臨時性的強降雨,其實會對近岸環境造成滿大的衝擊。第一個,水絕對混濁;第二個,帶來的營養物質,絕對比慢慢下的多很多。」

其實近年來,滸苔等綠色藻類大量增生,覆蓋大面積海域,甚至影響海洋生態、產業的「綠潮」現象,引發國際科學界關注。這次的滸苔大爆發,或許只是一個大自然各種機緣巧合,但跟人類產業發生衝突,就得想想辦法。

張睿昇表示,五月中部地區幾次的暴雨,把整個陸源、河川裡面營養物質帶到河口地方。

高雄科大水產養殖系主任鄭安倉好奇,海域食藻性魚類為什麼沒有抑制滸苔增生?他認為,以後如果一發現這種藻類增生現象,可以試試放流很會吃藻的粗鱗豆仔魚。「我們定期在這個區域,都可以放流一些 ,比如說豆仔魚。豆仔魚有分為粗鱗仔跟細鱗仔。細鱗仔是吃一些附著性比較嫩的絲藻。粗鱗仔功能就比較多,除了耐低溫,它可以吃很多不同的絲藻類。所以是不是可以藉由定期放流慢慢解決這個問題。」鄭安倉認為,蚵田附近海域要留意這些藻類增生狀況,初期就抑制,才是最省力的方法。

高雄科大水產養殖系主任鄭安倉認為,以後若發現藻類增生現象,可試試放流很會吃藻的粗鱗豆仔魚,並在初期抑制。(翻攝自網路)


芳苑沿海的這片南方滸苔,什麼時候會撤退?

科學家關注未曾記錄到的藻類,也關心陸地上的畜牧業、農業、工廠和生活廢水,究竟提供了多少營養鹽排放入海。蚵農更關心的是,滸苔什麼時候才能鬆綁他們賴以為生的蚵仔。

在彰化的芳苑沿海,近期出現大量的海藻,造成一半的牡蠣死亡,災情慘重。

而另一個被鎖定的焦點是,藻類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這種一天可以成長四倍體積的滸苔,會不會是碳匯、碳封存的好材料呢?

延伸閱讀》澎湖的季節限定|青海菜的日常滋味

集數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