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 守望環境天線

採訪/撰稿 林燕如
攝影 張光宗 陳忠峰 陳慶鍾 陳志昌,剪輯 張光宗

我們每天看到了這些環境新聞,或許只有短短幾分鐘,也或許看過就忘記了,很少人認真去思考,這些事件帶來的影響,而我們又能投注什麼行動?為了讓更多人關心環境議題,荒野新竹分會舉辦守望環境培力營,帶領大家走訪事件現場,和當地居民交流,希望啟動更多人的環境守護天線,加入護衛環境的行列…

這一天,陽光很晴朗。一群人浩浩蕩蕩,不是遊山玩水,他們來看一條受盡委屈的河流-霄裡溪。民國九十年,面板工廠華映跟友達,在霄裡溪上游設廠,每天排放3萬噸的工業廢水到霄裡溪,民國九十二年八月,新竹農田水利會在霄裡溪檢測導電度、總氮、鈉吸著率、氯化物、殘餘碳酸鈉等,大幅超過灌溉水標準,引發污染疑慮。霄裡溪的工業廢水要到哪裡去?到現在都還沒有解決。荒野新竹分會所舉辦的守望環境培力營,帶領學員走訪環境事件現場,期盼他們成為守護當地環境的力量。

除了要學員事先作好功課,瞭解在地環境,也透過和當地居民實際接觸,了解環境污染帶給他們生活上的影響。這些學員有的來自新竹科學園區,具有工程背景的他們,對事件感受格外不同,像是每天上班都要從園區騎車經過霄裡溪的江世國,就受到很大的衝擊,以往覺得很美的霄裡溪,原來藏著這麼多憂傷的故事,他說,身為科學園區工程師,這次的拜訪讓他開始思考,對週遭環境是不是該有不一樣的想法。

高鐵站和竹科的設立,為新竹帶來了高產值和繁榮經濟,成為其他城市想效法的目標。不過,追求經濟發展所付出的代價,卻是讓農地一點一滴變成水泥地。在竹北務農為生的田守喜,感受更是深刻,特別前來跟學員分享心情。他不懂為什麼只是想要好好種田,卻沒有辦法。因為新竹縣政府2001年在竹北、竹東、芎林一帶推出璞玉計畫,後來改名為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面積447公頃,預估產值四千億,卻打算要徵收農地,然而週遭明明還有許多閒置土地,讓想要繼續耕種的農民,大為不滿。

在竹北,他們看見了農村開發和保存的拉鋸戰;在彰化,則是看到有人努力找回農村價值,打造農村生命力,證明就算是一個人,也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施明煌,2009年起推動小麥種植,他藉著小麥進行糧食革命,希望製作出台灣本土麵粉,在一片不被看好的聲浪中,夢想成真,順利生產出台灣本土小麥製品。學員們一邊享受著台灣本土麥子所製成的餅乾,一邊聽著施明煌講述台灣農業所面對的問題。

藉由接觸不同人物,彷彿開啟環境天線,接收到不同頻率的環境消息,在期末報告的這天,他們各自上台,分享自己這幾個月來的收穫。有人說面對這些環境真相,雖然不好受,但還是不能視而不見。

未來這群學員結業後,將發送出更強大的守護環境正義電波,邀請更多人一同保衛這片土地。

集數
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