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相關報導

光電普罩:海岸的憂傷|鹽田濕地種電的生態爭議

2021-01-25

台灣海岸擁有大面積灘地與鹽田,良好的濕地環境,多樣化的生態,是候鳥的度冬棲地。但是光電開發,不斷進入海岸灘地、鹽田,帶來生態問題。  

新竹水難題|該如何面對不停成長的用水需求?

2021-01-25

新竹縣市,是家戶所得僅次於台北市的高科技產業重鎮,但缺乏穩定的自有水源,境內的寶山與寶二水庫,合計蓄水容量只有石門水庫的十二分之一。2020年,由於台灣創下1964年以來,首度沒有颱風登陸的紀錄,使得水情更加緊繃。  

光電普罩:土地的危機|地面型光電開發爭議多

2021-01-11

政府全力推動綠能,早期開放農地開發小型光電場,引起爭議,之後劃設不利耕作土地,提供光電業者申請,進行大面積開發,部分地區也造成抗爭。地面型光電場興建,加速光電普罩大地,前景卻依舊有許多問題。  

前瞻吃蘋果:監督水環境計畫

2020-12-28

政府推動前瞻水環境計畫,各地不斷進行河岸、海岸改善工程,經費少則千萬,多則數億。一群來自民間的專家學者,關心執行成果和對生態的影響,組成評分團進行公民監督,要為前瞻水環境計畫,頒發金蘋果與爛蘋果獎。

杉原灣的美麗未來|美麗灣觀光度假村的下一步,拆還是不拆

2020-11-30

台11線上的美麗灣度假村,從2005年簽訂BOT五十年的合約開始,就因為環評問題爭議不斷。終於,2020年10月24日,台東縣政府接受仲裁結果,以6.29億元買回。

小琉球的偽出國旅遊潮|小島觀光如何永續?

2020-11-09

小琉球是座珊瑚礁島嶼,在台灣離島中,距離近,風景好,生態佳,造就旅遊潮,特別是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成為國人熱門旅遊地點。雙十連假期間,更是一日湧入五萬多名遊客。爆滿的人潮,加速開發建設,加大環境壓力,讓人思考島嶼觀光的永續問題。  

斗六風雨籃球場:常民生活需求與百年城區景觀維護的兩難

2020-11-02

當公共設施老舊,那就需要翻修,如果翻修會影響到整體景觀與歷史保存呢?位在雲林縣斗六市籽公園裡的籃球場,因為緊鄰1927年興建的行啟紀念館,而陷入爭議,設施更新與歷史空間維護,有沒有兩全其美的可能?  

金門水獺有危機|能否盼到轉機出現

2020-11-02

水獺活潑可愛的身影,獲得人們喜愛,但是不時出現的路殺事件,讓人們憂心。透過科學研究,金門水獺生態漸漸清晰,卻也看見可愛外貌下,潛藏的生存危機。  

西疆有事:誰偷了我們的砂?|中國採砂船對澎湖、金門及馬祖海灘造成什麼樣的問題?

2020-10-19

近年來,一艘艘中國抽運砂船,不斷入侵台灣海域,盜採砂石,光是2020年1月到10月中,海巡署就已經驅離了三千多艘。為什麼澎湖、金門及馬祖會成為盜採熱區,又對沿海生態造成什麼影響?我們實際走訪,調查盜採熱區現況。當中國抽砂船到來,該如何因應?

為溪流整治把關│該如何落實生態檢核

2020-10-12

侵蝕、氾濫、堆積,是溪流的日常,當一條溪流因為人類需求,不得不被整治,該如何為工程合理性把關?  

花東農鄉種光電:綠能選址惹爭議

2020-10-05

2025年,地面型光電的裝置容量要達到14GW,需要大量土地,不斷開發西部農地後,現今開始在花東農地出現。推動大型光電場開發計畫,以及興建小型光電場,陸續引發爭議,一起關心花東農地光電的問題。

光電上山坡:太陽光電板的設置為何造成山坡地開發疑慮?

2020-08-03

台灣發展綠能,被列為重要的國家政策, 規劃到2025年,太陽能設置容量目標為20GW。於是找地方鋪設光電板,成為衝高發電量的關鍵;但是如果光電上山坡,開發農地或破壞棲地,就可能影響農業與生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