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開發」相關報導
莫拉克十年系列報導-預知大崩塌
2009年,高雄市甲仙區小林村發生大規模崩塌,四百多人死亡。大規模崩塌發生的頻率雖然不高,一旦發生,卻會釀成巨大災害。經過十年的調查,全台灣像小林村這樣的地方有多少?政府與學界在這些大規模崩塌潛勢區,做了哪些監測?在災害發生前,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助虎歸山|讓石虎在野外安心生活
「對比以前較少開發的環境,現在石虎的棲地,可能是從前的5%到10%」這是野聲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姜博仁多年調查的結論。棲地喪失,是石虎最大的危機。目前台灣的石虎僅剩數百隻,每年因為路殺或偷吃雞而喪命的,就有數十隻。在雲豹絕跡之後,姜博仁希望能先止血,「先解決死亡率,讓石虎活下來,就有機會繁衍下一代…」
雉於何地?|哪裡是水雉的棲身處
2019年6月底,才早上八點,氣溫已經逼近30度,一群人在高雄美濃湖畔,邊走邊看邊聊天。這是美濃愛鄉協進會黃蝶祭系列,其中一場認識水雉的導覽活動,解說老師是劉孝伸與黃淑玫這對夫妻檔。 劉孝伸表示,美濃湖東北方一片濕地,地勢很低漥,沒辦法種農作物,地主一直擱著沒處理,後來他發現,在附近野蓮田度冬的水雉,如果受到驚嚇,就會飛到濕地避險。跟老婆商量後,2017年1月,剛從教職退休的劉孝伸,自掏腰包租地...
樂生院民等回家|盼望家園重建的那一天
「我們一起喊口號,強拆樂生毀人權!黑箱重建騙院民!」2019年4月10日,樂生保留自救會和聲援者,再度來到衛福部抗議。他們已經記不得這是十多年來的第幾次陳情,只知道,訴求完整保留樂生、讓院民安心續住的盼望,始終沒有實現。 2005年到2008年間,樂生保留運動曾是台灣社會運動最搶眼的一樁事件。十多年過去,如今鮮少有人繼續記憶樂生。樂生保留自救會榮譽會長李添培說,用盡餘生投入樂生保留,別無原因,...
礦下居民的曙光|盼礦業改革保障家園
2017年6月,導演齊柏林辭世,亞泥礦區問題受到廣泛關注。撤銷亞泥展限的連署,突破二十萬,呼籲礦業改革的聲浪一波接一波。時隔兩年,礦業法卻遲遲難以完成修法,礦場下的居民,能否等到礦業改革的曙光?
田寮洋鐵橋事件簿|鐵橋改建計畫為生態轉彎
台灣鐵路管理局在「宜蘭線第三雙溪及新社橋改建計畫」中,規劃興建一座脊背橋,跨越雙溪河,民間團體擔憂將衝擊田寮洋的環境,但興建工程已經發包。希望顧及水安全與鐵道安全,同時不想損傷田寮洋,如何找到兩全其美的好方案?
大社工業區降編記|與石化業為鄰的日子
2019年3月22日,高雄市都市計畫委員會第73次會議召開,不少高雄大社居民、環團及廠商代表,一起到現場,等待大社工業區降編案的決議。 居民期待從特種工業區降編為乙種工業區 當地居民期待,政府兌現承諾,讓工業區用地從高污染、高公共危險的「特種」,降編為無煙囪、低污染的「乙種」,而廠商希望降為「甲種」即可,否則將造成業者無法擴建廠房,進而影響勞工就業權。 最後高雄市都市發展局表示,...
極東有難|當開發撲向馬崗漁村聚落
春天,馬崗的海蝕平台上,會布滿青翠的綠藻,宛如地毯。這些綠藻,是海兔的食物來源。十五年前,長期投入環境教育的陳楊文,為了讓孩子了解島嶼生態,開始帶全家環島。一次來到位於東北角的馬崗潮間帶,發現海兔,深深著迷。從此不分四季,每個月都來馬崗觀察。 陳楊文說,馬崗潮間帶可能受黑潮與親潮影響,浪很大,但生物也特別多,一個小小潮池,就有各種海洋生物的卵,等待在初夏時孵育出來、游回大海,「所以整個潮池,...
當前瞻變後見|從金沙溪、大安溪到保力溪,看人對待河流的思維
2017年,行政院推動前瞻計畫,希望以生態為核心,改善水域環境、維持防洪安全,這項政策,能不能兩全?實施近兩年後,又為現況,帶來什麼改變?
藻礁微光|中油的迴避方案降低生態衝擊了嗎?
有一段神奇海岸,位在桃園,深棕色的礁體,就像聚寶盆,經常拋出驚喜。冬季,是藻礁最美的時候,配合海水最低潮位的短暫時刻,才能見到它的嬌豔。然而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就選址在大潭藻礁,開發案在2018年10月通過環評。身處保育與能源的拉鋸,已經存在7600年的大潭藻礁,能否繼續發光?
豐收社區保樹記|爭取交通安全與保護老樹的雙贏規劃
開車進入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兩旁是高大茂盛的芒果樹。這些樹,早期從中正大學所在的三興村,一路延伸四公里到豐收社區,是當地村民在日治時期被強制勞動種植的,如果沒顧好,還會受罰。儘管不是愉快的開始,隨著樹木茁壯、成長,夏日的芒果果實,成為居民貧困生活裡,意外的驚喜,也讓芒果樹與居民的生活,有了越來越緊密的連結。 1989年,中正大學預計在民雄興建,豐收社區的五穀王廟捐地興校,...
惡地生機|看似荒涼其實有著豐富生態的月世界
台南與高雄交界,一片由泥岩形成的月世界。一年多前,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為了解這裡的動物生態,開始架設攝影機進行長期觀測。惡土地形一向被認為草木不生、生態貧瘠,但晁瑞光發現,龍崎地區生態超乎想像。 架設攝影機的位置,就在龍崎事業廢棄物綜合處理中心預定地周圍一公里內。攝影鏡頭下的龍崎,是動物的樂土,野兔寶寶黏著媽媽喝奶、白鼻心在這裡談情說愛、穿山甲悠然過溪、竹雞帶著小雞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