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在現場_圖輯】航_空城|淨空中的城

攝影 / 陳慶鍾、柯金源、張岱屏、于立平
採訪 / 張岱屏
整理 / 林燕如

來到桃園市大園區竹圍里,風很大。這裡是桃園航空城計畫徵收的優先搬遷地區之一,空蕩的街道,寫著「封」字的噴漆、釘上木板的門窗,正宣告著這地區即將走入歷史。

藝術工作者林彥翔,也是附近居民,帶著相機前來紀錄,他表示想要讓別人知道航空城拆遷正在發生,透過鏡頭即時傳遞出去,希望有系統的建立影像資料。他感嘆地說,五年過後,也許這些東西就都消失了,雖然2024年才要施工,3月起,就陸續有居民自主拆遷,他估算三分之一以上的住民都已離開。

童小姐就是其中之一,領了搬遷補助款 75萬元,花了很久的時間,才在竹圍街上找到適合的房子,但一個月租金就要一萬八,一年下來租金花費就要十來萬,但未來會被分配到哪裡的土地,可以得到多少坪數,仍是未知數。她坦言想家時,就會回去舊居看看,以往兄弟姊妹就住在附近,彼此有照應,如今都各自分散居住。

竹圍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徐耀德說明,為了趕在三月底之前,領到20%的拆遷獎勵金,六成以上的居民都已自行搬離,原本熱絡的街坊情誼,也隨著搬遷而消失。留下來,沒有錢搬遷的人,也不知道能搬到哪去,煩惱著未來。少了人居的房子,宵小趁著雨天,拆走可以賣錢的門窗,為了治安考量,民航局在無人住家的門窗釘上木板。對於竹圍里現況,徐耀德無奈地說,希望政府在航空城徵收案能夠有更有周全的考慮,他認為要再形成另一個聚落,沒有十年是沒有辦法的。

延伸閱讀》史上最大徵收案 桃園航空城啟動!

當地最大的信仰中心,一百六十多年歷史的福海宮,主要祀奉輔信王公,五月底進行最後一次的儀式,三百多尊神明被請至蘆竹海湖福安府臨時紅壇暫時安置,搬遷當天,不少信徒來送行。竹圍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徐耀德,也前來紀錄這重要時刻,他認為福海宮裡面的龍柱、雕刻如果都能拆卸保存下來,未來廟宇新建時可以使用,尤其現在老師傅跟檜木都難以尋覓,希望能讓後代都看到這麼精緻的作品。受到輔信王公庇佑的童小姐也趕來送輔信王公一程,說再見。

​​

然而這僅僅只是拆遷的一角而已,桃園航空城開發案,總計畫面積六千多公頃,區段徵收兩千六百公頃,這場台灣史上最大面積的區段徵收案,反對民眾抗爭多年,最終仍無可回天。

帶著當地人對家園、土地的眷念,航空城準備起飛,但是否真如官方所言,帶來繁榮與競爭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