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相關報導

全面入侵:台灣原生魚種的威脅?!

2019-12-16

這幾年,有一種水中刺客,悄悄地侵入台灣各大水庫、湖泊、溪流和濕地,漁民稱為牠為魚虎,學名是小盾鱧。魚虎的原棲地在東南亞的泰國、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婆羅洲等地,最大可以長到150公分,體重可達20公斤,幼魚體色鮮豔,飼養容易,早年被當成觀賞魚引入台灣販賣,因為任意放流,而進入自然環境中。  

當鯨豚上岸|敲響海洋生態的警鐘

2019-12-09

虛弱的侏儒抹香鯨青少年個體,被濕潤的棉被包裹,等待獸醫下一步的醫療策略。這隻體長170公分的侏儒抹香鯨,在2019年9月30日午後,被海巡單位發現擱淺在台南七股海邊,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人員接獲消息,立刻趕往現場搶救,並將牠運回四草搶救站安置。  

失控的琉璃蟻|本土蟻種突然迅速擴張族群

2019-12-09

已存在台灣上百年的疣胸琉璃蟻,現在成了民眾揮之不去的煩惱,環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又扮演什麼角色?  

幫浪浪找工作|流浪犬變身工作犬

2019-11-25

妞妞原本是一隻流浪犬,在被台南市溪美派出所認養後,成為工作犬,協助勤務,同時成為員警的好朋友。台灣流浪動物問題嚴重,全面推動零安樂政策後,收容所多數爆滿。於是,透過職業訓練,媒合適當的工作環境,擴大認養範圍,幫助流浪動物找到新的家園。  

讓鴨展翅|提供鴨媽媽快樂的下蛋環境

2019-11-18

養鴨產業在台灣,有著數百年歷史,河床地、水田間,曾經都可以見到養鴨人家的身影。從農家副業,走向專業生產,鴨蛋生產者面對禽流感的威脅,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法規,以及消費者對動物福利的追求,他們要如何給鴨子媽媽,更快樂的生活環境?  

離岸奏鳴曲|水下噪音的影響

2019-10-07

從苗栗縣的龍鳳漁港眺向外海,可以看見一座座離岸風機。這裡是海洋竹南風力發電場Formosa I,開發計畫由海洋風電公司主持,旗下最大股東為丹麥的沃旭能源,此外還包含日本的JERA,以及本土企業上緯等。  

草山牛蹤:擎天崗水牛群

2019-10-07

隔著欄杆,抬頭張望,來到陽明山擎天崗大草原的遊客,最期待的就是看見牛兒現蹤。這裡的牛來自何方?有人放牧,或者是野生動物?牠們在山間生活的蹤跡,正一一解開。  

埔里殺蜂案|蜜蜂體內的農藥哪裡來的呢?

2019-09-30

大雨打在白色蜂箱上,不斷濺起水花,周明綱、李秀惠夫妻站在雨中,滿臉疲憊與無奈。電話響了,周明綱接起電話:「死了,都死光了啦。」  

六畜安魂曲|死雞死鴨何處去?

2019-09-02

六畜興旺,是畜牧業者最大的心願,但在經濟動物成長過程中,疾病、惡劣天候等考驗,都可能讓牠們失去性命。這些斃死禽畜如果沒有妥善清理,可能成為下一場疫病的溫床。  

乳牛的信號|為牛隻打造舒適的居住環境

2019-09-02

位處亞熱帶與熱帶的交界處,台灣酪農創造出傲人的成績。每頭乳牛的單位泌乳量,和許多酪農大國相比,毫不遜色。而市面上的乳品,琳瑯滿目,有人標榜食安,也有人強調風味。這些標籤背後,乳牛媽媽的日常生活,又是什麼模樣?  

我們的猴厝邊-農業篇|獼猴闖果園偷吃讓農民心累

2019-08-26

走進屏東縣春日鄉的芒果園,映入眼簾的,是散落一地的果實與紙套。李金德兩年前退伍後,接手家中的芒果園,邊種邊學,怎麼也沒料想到,會遇上「猴害」這個大難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