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動物」相關報導
田裡的食客 環頸雉|吃光農作物的搗蛋鬼
兩週前種下的有機大豆,現正冒出新鮮嫩芽,吸引著環頸雉、斑鳩等鳥類到來,花蓮光復鄉的農民柯春伎,無奈地說「環頸雉的數量一直很多、非常多,多到我們的豆芽剛冒出來都會被吃掉。」每天早晨柯春伎都會帶著小狗一起巡田,想在田間產生一些嚇阻效果。人狗在田間走,反而常被環頸雉,突然一個飛衝出來嚇一大跳。不過柯春伎仍希望維持生態與生產的良好關係,思考不會傷害到動物為第一優先,堅持友善環境的農作行為。
為候鳥開餐廳|棲地營造
每年春天,有一群嬌客會沿著東亞澳遷徙線,從澳洲飛越五千多公里的距離,來到台灣,牠們是以鷸科、鴴科為主的候鳥,在台灣短暫停留後,會再繼續飛行五千多公里,回到西伯利亞繁殖地。不過牠們的旅程,卻面臨著重重危機。
喜蝠會|蝙蝠會傳播病毒嗎?
傍晚時分,天空中的小黑點,你能分辨出,哪些是鳥類,哪些是蝙蝠嗎?當日行性的動物準備返巢,夜行性的蝙蝠才正要出動。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研究員徐昭龍說:「蝙蝠晚上活動,又棲息在比較陰暗的地方,很多人就覺得牠代表著疾病。」有人因此害怕蝙蝠,也有人不但不怕,還期待在保持適當距離的前提下,與牠們歡喜相會。
一起找溪望|官民合作找回花蓮鱉溪的生命力
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的村民,在鱉溪溪邊的高灘地上,挖了三個淺淺的水池,他們希望在池子裡復育,小時候很常見到,現在卻快要消失的小魚-菊池氏細鯽,第一步是先把原生水草種起來,營造適合牠們生長的家。
全面入侵:台灣原生魚種的威脅?!
這幾年,有一種水中刺客,悄悄地侵入台灣各大水庫、湖泊、溪流和濕地,漁民稱為牠為魚虎,學名是小盾鱧。魚虎的原棲地在東南亞的泰國、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婆羅洲等地,最大可以長到150公分,體重可達20公斤,幼魚體色鮮豔,飼養容易,早年被當成觀賞魚引入台灣販賣,因為任意放流,而進入自然環境中。
當鯨豚上岸|敲響海洋生態的警鐘
虛弱的侏儒抹香鯨青少年個體,被濕潤的棉被包裹,等待獸醫下一步的醫療策略。這隻體長170公分的侏儒抹香鯨,在2019年9月30日午後,被海巡單位發現擱淺在台南七股海邊,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人員接獲消息,立刻趕往現場搶救,並將牠運回四草搶救站安置。
幫浪浪找工作|流浪犬變身工作犬
妞妞原本是一隻流浪犬,在被台南市溪美派出所認養後,成為工作犬,協助勤務,同時成為員警的好朋友。台灣流浪動物問題嚴重,全面推動零安樂政策後,收容所多數爆滿。於是,透過職業訓練,媒合適當的工作環境,擴大認養範圍,幫助流浪動物找到新的家園。
讓鴨展翅|提供鴨媽媽快樂的下蛋環境
養鴨產業在台灣,有著數百年歷史,河床地、水田間,曾經都可以見到養鴨人家的身影。從農家副業,走向專業生產,鴨蛋生產者面對禽流感的威脅,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法規,以及消費者對動物福利的追求,他們要如何給鴨子媽媽,更快樂的生活環境?
離岸奏鳴曲|水下噪音的影響
從苗栗縣的龍鳳漁港眺向外海,可以看見一座座離岸風機。這裡是海洋竹南風力發電場Formosa I,開發計畫由海洋風電公司主持,旗下最大股東為丹麥的沃旭能源,此外還包含日本的JERA,以及本土企業上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