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相關報導

【捕蜂捉蛇】避其「蜂」芒:你害怕虎頭蜂嗎?

2020-11-23

孫子兵法裡曾經提到「善用兵者,避其銳氣。」「勿擊堂堂之陣。」當對方實力堅強、鬥志高昂,自己卻力量微薄時,能避則避,避不開則退。那遇到虎頭蜂的時候呢?

蜂侶:工業區裡也可以養蜂?蜜蜂如何成為生活好伴侶

2020-11-23

出生在養蜂世家的李漢章,是一位製造業的企業家,他的工廠就設在新北產業園區,園區的環境好不好,他很關心,從小熟悉的蜜蜂,是他檢驗環境的最佳指標。他把蜂箱擺在工業區的污水處理廠中,這裡同時也是一個通過認證的環境教育場域。

看不見的陷阱:窗殺|打造友善鳥類城市

2020-11-23

台灣大學動物博物館中,有一隻美麗的五色鳥標本,乍看之下栩栩如生,從外觀很難看出,牠其實是因為撞上窗戶而死於非命。鳥類因為撞擊建築玻璃結構而死亡的事件稱為「窗殺」。根據統計,美國每年有三到九億隻鳥、南韓有八百萬隻鳥,因此喪命。

鯨在八斗子

2020-11-09

近年來,鯨豚擱淺逐年增加,過去每年不到一百起,近三年來平均一年就有150起,在基隆八斗子新設立的鯨豚救傷站,北部接二連三發生的鯨豚擱淺救援過程中,看到生命的脆弱與無私奉獻的專家與志工。 本該暢遊大海的鯨豚,為何擱淺?這問題有著上百種合理的解釋,但在牠們身上逐漸發現人類對海洋的影響。 我們該省思人類對大海的影響,這些鯨豚用生命給予血淋淋的提醒。  

金門水獺有危機|能否盼到轉機出現

2020-11-02

水獺活潑可愛的身影,獲得人們喜愛,但是不時出現的路殺事件,讓人們憂心。透過科學研究,金門水獺生態漸漸清晰,卻也看見可愛外貌下,潛藏的生存危機。

小心!大理石紋螯蝦來了|不用交配就能自己生寶寶

2020-10-26

在台北市中心的大安森林公園,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現場專員許家銓與志工來到生態池旁,從池子中撈出好幾個蝦籠,打開後滿滿的深色螯蝦。許家銓無奈地說「生態池本來沒有看過螯蝦,自從發現牠們的蹤影,繁殖速度很快,我們就在固定時間來抓」。

魚虎出沒|擴散中的兇悍殺手

2020-10-26

近幾年,一種體型巨大、攻擊性強的外來魚種,在日月潭出沒。小盾鱧俗稱魚虎,原棲地在東南亞的泰國、馬來半島等地,最大體長可以超過一公尺、重達二十公斤。過去漁民雖然不時抓到大魚虎,但並沒有發現大量繁殖,今年夏天漁民一直擔心的事,終於爆發。八到十月是魚虎的繁殖季節,公魚和母魚保護著上百隻小魚在岸邊覓食,形成一群群的魚球。

山椒魚的啟示|近山、敬山的距離

2020-10-26

在遙遠的冰河時期,海平面遠低於現今的高度,有些生物因此得以從亞洲大陸與日本列島等地,遷移到台灣。隨著冰河期結束,氣溫升高,高山成為牠們的庇護所。這些動植物被稱為冰河孑遺生物,包括我們熟知的櫻花鉤吻鮭,還有一般人相對陌生、屬於兩棲類的山椒魚。

台灣如何培訓搜救犬?|關鍵救命時刻的好幫手|赤腳英雄養成記

2020-09-21

九二一地震發生的時候,台灣沒有搜救犬,這場地震,讓政府意識到搜救犬的重要,目前消防署與八個地方縣市都建立了搜救犬隊,通過國際搜救犬組織IRO認證的有三十一隻搜救犬。牠們優秀的搜救能力,是如何養成的呢?

與蛇為鄰|解開對蛇的誤解與恐懼

2020-09-07

在台灣,蛇是最常與人發生衝突的野生動物,為何牠們會出現在我們生活中?是有人放生?自然生態的一環?究竟該如何正確看待蛇的存在?

為蝙蝠造棲地|守護蝙蝠的那群人

2020-08-17

如同其他的野生動物,棲地消失與劣化,也威脅蝙蝠的生存。只在夜間出沒,加上西方傳說營造的恐怖形象與傳染疫病的隱憂,理解蝙蝠的人不多,為牠們付出的人也很少,但是只要願意做,就能帶來改變。

白蟻的祕密世界|你所不知道居家昆蟲

2020-08-17

白蟻是大自然裡重要的清道夫,當牠們出現在家裡,卻是讓人聞之色變的害蟲。有著驚人的繁殖力,縝密的社會性分工,對人們來說,卻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昆蟲。科學家們如何透過推動公民科學,聯手揭開牠們身上的奧秘?

頁面